白若遺 作品

第三十六章 方寸圈圓百態生

 立柱子是村裡慣用的一種迷信方式,如果懷疑家裡或者親人身上有不乾淨的東西,會盛半碗水,拿三根筷子倒立在碗裡,一邊固定筷子一邊問“是不是誰誰誰”,就像玄幻劇裡的問靈一樣。

 “咱不管是誰,要是叫對了你就應一下。”何老太太咕咕囔囔地說道。

 “是老姥爺嗎?是上馬村的老五嗎?是狐仙嗎?是她老姑嗎?是麥花嗎?”

 何老太太一個接一個地叫著不同的名字,不管是人是神是鬼,想到什麼就問什麼。突然,當她喊到一個剛去世不久的同村人名時,筷子一下子立住了。

 與此同時,小女孩的哭聲戛然而止。

 “呀,說對了!”許嬌蘭興奮地說道。

 “你趕緊走吧,知道你不痛快不捨得,但是不要折騰咱們小女女,娃還小哩!完了我給你燒點紙錢,你快放心的走吧!”

 何老太太嘟囔了幾句後,把提前剪好的麻紙點燃,待燒成灰後都扔到了碗裡,再將碗裡的水利落地潑到院中,幾根筷子也被扔進了爐子裡。

 “這下知道是誰了,沒事了,娃以後就好了!”許嬌蘭長舒一口氣。

 然而厄運並不會因為人的虔誠祈禱就選擇輕易放過,孩子依然天天啼哭,病情沒有任何好轉。何朵心疼堂妹,一有空就跑到三叔家,坐在炕上幫三嬸哄孩子。許嬌蘭炸了一碗油糕端了過來,一起坐著跟弟媳說話。眼看孩子又哭的厲害,小臉蛋憋的鐵青鐵青,手腳也冰涼不已。許嬌蘭逗著孩子,溫柔地說道:“乖娃娃,咱們先吃藥,吃完了就好了哦!”

 許嬌蘭原本只是心疼地逗弄一句,沒成想這個半歲大的嬰兒居然大聲說了兩個字:“不吃!”

 也許是孩子真痛苦到了極致,也許只是哭泣時嘴巴一合一張導致哭聲像是說話。總之這兩個字一出來,所有人都震驚不已。三嬸哭著抱起孩子,放在脖頸間親了又親,眼淚撲簌簌的滾落到孩子身上,看的何朵鼻子酸了好久。

 許嬌蘭嘆了嘆氣,悠悠地說道:“娃從生下來就吃藥,是真的吃怕了。”

 幾天後,這個誤入人間的小天使永遠停止了哭泣。

 在紅西鄉,幼童夭折是比較晦氣的事情,不能辦喪事,屍體更不能讓人見到,自然不能像正常人一樣下葬或者火化。何老爺子獨自把包裹好的小孫女抱到山裡,挑了一個動物可能會出沒的灌木叢,輕輕“放”了過去。

 第二天何老爺子再次來到老地方,遠遠看了一眼小孫女遺體的狀態,便默默回到家中。何勝華夫婦蔫蔫地坐在角落裡,想說些什麼卻無法開口。許嬌蘭看的明白,便替兩口子問了句:

 “怎麼樣?”

 何老爺子把旱菸頭放在地上磕了磕,將一撮菸草揉了揉塞進去,點燃後深深地吸了一口,說道:“被動過了,沒事了。”

 所謂的“被動過”,不是指的人為,更不是屍變等迷信事件,而是說屍體被動物們吃掉了。在紅西鄉,七歲前的小孩屍體不能人為處理,必須仰仗大自然的力量去接納和淨化,不然就可能會招致不好的東西。

 因此“放”屍的地方同樣不能讓家裡其他人知道,以免父母親們割捨不下又找過去,這樣該斷不斷反遭厄運。只要有動物或者什麼東西碰過屍體,才算徹底“圓滿”。反之,如果屍體的狀態沒有任何變化,就必須要拿走,重新放到其他地方。

 何勝軍看了眼正在抹淚的女兒,淡淡地說道:“沒事。人總會走的,早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