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若遺 作品

第三十七章 萬物並作法自然

 “她考的不好嗎?”楚凱順著話題隨意問道。

 “不好,昨晚上幾乎哭成了淚人兒。”何朵嘆了一口氣。

 “考不上再復讀唄!有啥好糾結的。”微風撩過楚凱的黑髮,又像不忍打亂似的輕輕吹拂回來,對這位這位俊朗的少年格外照顧。楚凱像往常一樣,習慣性踢著腳下的石子,黑亮的眸子在柳葉的襯托下格外清澈。

 兩人就這麼有一句沒一句聊著,如同相熟多年的老友般自然。誰又能想的到,眼前的兩人曾經會有那麼一段水火不容的過往。

 突突突的三輪車聲由遠及近響了起來,何朵遠遠地便認出了三叔,趕緊站起來,準備上前迎接。

 “我叔來了,走了啊!”

 “走吧,再見!”楚凱說道。

 “再見!祝你考上理想高中!”何朵燦爛地笑了笑,轉身離去。

 “再見了,母校;再見了,老柳樹;再見了,麥垛子;再見了……”何朵快步爬上山頭,在心裡默默做著最後的道別。待她小跑到斜坡上回頭望去,那個瘦長的身影還斜靠著柳樹,安靜地看向這裡。

 楚凱遠遠揮了揮手。

 酷暑如蒸籠般持續炙烤著沉默的黃土高坡,小麥脫粒機的轟鳴聲焦躁地響徹在耳畔,何朵頂著草帽,和大人一起紮在麥場裡忙活。何老爺子往機器裡大把大把地塞麥杆,麥稈經過機器的滾軋,麥粒嘩啦啦從底部的口子裡滾出,許嬌蘭和何老太太早已提前把軟木條編織的大簸箕放好,待麥粒接的差不多時,麻利的端起簸箕,把麥粒倒進編織袋中。何朵就負責給一個個袋子撐口,以免小麥撒到地上。

 脫粒後的空麥稈突突突從機器上口噴射出去,在空中飛出一個小小的拋物線後便無力地跌落到地上,很快就堆成一定體量。何勝軍和三弟一人舉著一個三叉杆,把麥稈挑到邊上後牢牢地壓成麥垛。

 經過幾天緊鑼密鼓的勞作,當最後一顆麥粒脫完後,麥場裡已經結結實實堆了七八個大麥垛,遠遠看去就像遠古時期的草屋一般。

 接下來的半個月便是曬麥子的集中時期,一連串的操作下來,何朵已經和去年夏天一樣,皮膚再次被曬成了標準的小麥色。

 八月中旬玉米漸漸成熟,何朵最喜歡吃的粗糧終於端上了桌面。嫩嫩的玉米在鍋裡隨便一煮,清甜的芳香便瞬間溢滿小院。玉米好吃,卻不能多吃。慰藉過幾次味蕾之後,何許夫婦就要把大多數玉米都曬乾脫粒,最後裝袋封存。一部分日後打成玉米麵偶爾做飯蒸饅頭,另一部分則賣掉換些微薄的生活費。

 玉米的分量重,因此許嬌蘭去地裡掰玉米時會習慣帶女兒一起。相對馬路,玉米地要清涼的多,高大的玉米杆吸收了一部分熱氣,身上就沒那麼燥了。不過玉米地裡蚊蟲甚多,哪怕只是在再其中穿梭小會,胳膊、腿、脖子、臉等漏在外面的皮膚多少都會被蟲子咬的奇癢難耐。

 玉米稈是上好的天然爬架,供豆角、黃瓜等藤曼類蔬菜攀爬。每次何朵跟著母親下地收玉米的時候,都會順帶採摘一些豆角、黃瓜或者茄子。豆角是個神奇的物種,遇到雨量充沛的時節,就會像吃了激素般噌噌瘋長。明明頭一天才剛摘完,過一兩天再去看時,又是一大波水汪汪綠油油的豆角嗷嗷待摘。

 山裡人吃飯非常仰仗上天的恩賜,旱季時如果一家的糧食不夠吃,那幾乎家家都不夠;一到了旺季,家家戶戶都菜滿為患。許嬌蘭滿地的豆角這時便成了幸福的煩惱,一家人即使三餐都吃也吃不完,於是許嬌蘭就一籃一籃送往左鄰右舍。但是村裡人種的蔬菜種類大體一致,因此沒送幾次便也送不出去了。乾脆就醃成酸菜,到了冬天再慢慢“品味”。不過豆角做成的酸菜味道會稍微差些,因此大多情況下,許嬌蘭只能眼睜睜看著豆角老在地裡,最後變成豆角籽。

 何朵不是很喜歡吃豆角,但卻非常愛吃豆角做成的燜面,這也直是何勝軍一家共同的最愛。先用豬油把豆角和豬肉炒到五分熟,倒上調料後加入開水,水沒過鍋中菜頭約一釐米的樣子後,再把手工擀出來的麵條薄薄地鋪在上面。小火燜一會後開蓋輕翻,再往上繼續平攤一層面條,繼續小火燜煮幾分鐘。然後把麵條大規模地翻弄幾下,用鐵鍋鏟把底部的菜輕輕鏟一鏟,確保不會糊鍋後,繼續小火燜煮。等麵條燜到七八成熟的時候,就可以把整鍋的食材一起翻攪均勻,接著繼續蓋上鍋蓋小火燜煮。直到麵條全熟,燜面就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