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若遺 作品

第四十一章 缺謀少慮埋禍根

 二十一世紀初,中國的城市化進程正如火如荼地加速推進,村民們討論和豔羨最多的事情之一,就是又有哪家子女換成了城市戶口。但凡是大勢所趨的事情,即便人們說不清楚,也會前赴後繼爭相參與。

 何平雖然在市區讀完了警校,但因並未留在當地工作,戶口依然掛在村裡。眼看著兒子到了婚娶的年紀,如果能有一個城市戶口,必然會增色不少,將來萬一想進城發展興許也會容易一些。於是何許夫婦也和其他家庭一樣,把大量心思放在了給兒子轉戶口的事兒上。

 負責辦理戶籍手續的是大隊書記李有來,這幾年來他沒少經手這方面的案例。

 “其實吧,轉戶口這事兒是好事,給娃的將來謀個城裡人身份,咱誰敢說不支持?只是一家兩家轉轉也就算了,幾十家都跑來要轉,村裡就沒人了。”李有來笑著對何勝軍說道。

 “是哩麼,咱也知道這個道理,可不還有那麼多人排著隊轉麼?要不是為了娃,我們才不稀奇啥城市戶口哩,村裡多舒坦。”何勝軍也笑著回應道。

 “唉,可不是!那你這咋整?要不再等等?”李有來說道。

 何勝軍沒有立即答話,而是似笑非笑地眨了下眼睛,便半晌不再言語。不是他不想說,而是他向來不擅長虛與委蛇地聊天。幾十年來,每每遇到棘手的難題或者應付不了的話疙瘩,他都會沉默以對。

 但就是這種沉默,反倒讓聊天的對象變得急迫起來。以前催債的人如此,如今大隊書記也是如此。

 李有來見何勝軍不說話,以為他心生不悅,一時拿不定主意該怎麼說下去,反而心生壓力。如果李有來接下來顧左右言其他,那麼何勝軍再坐上個把小時也就默默離去了,這件事便就此作罷。但李有來摸不準何勝軍的想法,一著急反而開始主動幫他出主意。

 “倒也還有一個法子,就是不知道你願不願意。”

 何勝軍悶聲道:“啥呢?”

 “正常申請轉戶口,需要滿足三個條件:要麼在城裡有房,要麼工作關係轉到了城裡,要麼和城裡人結婚。這三個中任何一條滿足,都能轉。你家平子走掛靠方式,可以算作第二種。但是這種方式咱明眼人都知道,就是個幌子,因為家家戶戶都這麼弄。”

 李有來喝了一口茶水,接著說道:“所以大家都心知肚明。加上申請的人太多,這就不正常,上頭卡的嚴了,下面戶口就不好轉了。”

 “那你說的法子,是啥法子?”何勝軍有點沒底氣地問道。

 “走捐贈通道。如果是捐贈人的身份,轉戶口的事情申請起來就容易很多。你也知道,這兩年咱隊裡收入都不太好,錢都被那些個挖煤鍊鐵的人賺了。隊裡的小學十年沒翻修,去年邱校長就跟我申請了好幾次,要把學生的宿舍樓加固一下。可隊裡窮的叮噹響啊!我去年還是和其他幾個幹部一起掏腰包墊的,但還是差很多。”李有來越說越無奈。

 何勝軍徑直問道:“捐的話,得多少?”

 “多少沒有要求,看你能力,咱不能給你開價。捐款這事情,實打實花在學校裡的,得你自己看著來。”李有來誠懇地說道。

 何勝軍琢磨了下,說道:“有來哥你也知道,我這人向來有一說一,不會拐彎抹角。這一年來我礦上的生意還算湊活,但錢都還了債了。你也清楚我這十來年錢的光景,確實是欠了不少,到現在也就只清了一小部分。今天也沒準備,我身上就幾百塊,要不等這幾天我再賣點礦,湊個兩千再一起拿來。雖然不多,也是我的誠意。你看成不?”

 “成!咋不成?哎呀,軍子,我替學校謝謝你了!兩千不少了,你能一下子出兩千,已經比那些腰纏萬貫的人大方多了!這下邱校長那兒能頂不少用處,我這顆心也算鬆快點了。”李有來大喜道。

 “我家三個娃都是在興華小學唸的書,我小時候也在那裡念過兩年呢。現在能給學校做點事兒,我也高興。”何勝軍微笑道。

 “好,好!這兩天我就跟鄉里申請,給你做捐贈證書!”李有來雙眼放光地說道。

 “不用不用,咱不講究那些。有來哥,那我就先回去。”何勝軍起身告辭。

 幾天後,李有來當著何勝軍和同事的面把捐款交給邱校長,拍照並正式給何勝軍頒發捐贈證書。三個人輪流握手言謝,不勝歡喜。

 何勝軍還沒到家,捐贈的消息就已經不脛而走,早早地傳到劉月生耳朵裡。何許夫婦歡天喜地地忙著兒子轉戶口的事,全然不知道自己已經觸犯了劉月生的逆鱗。

 李有來嘴裡口口聲聲說的“那些挖煤鍊鐵之人”,就是劉月生之輩。這兩年,劉月生為了競選大隊書記,和李有為已經火拼到白熱化程度,兩人已是針鋒相對水火不容的政敵。何勝軍再怎麼不起眼,和劉月生也是親戚關係。欠他的錢住他的房、拒絕賣給他礦石不說,如今還大張旗鼓捐錢,給對手平添功績。這不是吃裡扒外的白眼狼行徑嗎?劉月生怎能忍耐。

 在劉月生看來,何勝軍此舉,要麼是他腦子裝了漿糊,要麼就是故意和他對立。

 “窮的時候四處下跪求人,現在有這一星半點兒的臭錢,就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了。捐款,哼,好大的面子!何勝軍,你膽敢和我作對,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我先不整你,你且快活著。要不了多久,就有你哭的時候!”

 劉月生連正眼都懶得看何勝軍。在他看來,這般螻蟻之輩如果被自己過多在意,反倒是抬舉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