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若遺 作品

第四十三章 勾魂攝魄煙火香

 何朵拿出一本初中時領獎領到手軟的紅色手賬,把書裡的好詩詞重新一句句摘抄下來,足足抄了滿滿一本。雖然初中時也抄錄過一本,但是後來不小心弄丟了。

 再讀紅樓,帶給她的衝擊是加倍的。何朵神思馳遊,為劇中人物的結局長久意難平。後來乾脆化憋屈為丹青,給《紅樓夢》寫了一片洋洋灑灑的後傳。

 剛好當時有一篇作文要求從“經典入手”,寫一篇自己的感受。何朵便把自己杜撰的這個短片小說交到了作文裡。

 “滿紙荒唐言,以告辛酸淚。寄情痴兒女,自解其中味。”

 全書以紅樓夢原型的口吻展開敘事,開篇和結尾分別一段五言和七言詩做首尾,中間則蕩氣迴腸地灑開故事情節,一氣呵成,酣暢淋漓。果不其然,語文老師如獲至寶般,給出了最高的分數,還高調宣佈讓全班同學輪流拜讀。

 何朵得意無比,她用自己的方式改寫了寶黛的結局,雖然力量微弱,也算壯志已酬。只是她的作文本自此遠遠地流傳了出去,整整月餘不見蹤跡。等到有一天何朵突然想起來時,已經再也找不到了。

 曹亞楠沒有何朵這樣的“豪情壯志”,除了硬著頭皮學習,她的全部世界就只有早戀。不被見光的戀情和相愛相殺的男友終日折磨著她,已致於跟林黛玉般常常以淚洗面。無數次鬧到分手,卻又無數次割捨不下。男生暴躁的脾氣和堅實的臂膀創造著強烈的反差,甜蜜溫存時的窩心和誤會爭執下的悲痛,逼得她幾乎要人格分裂。

 白羽蓮清楚曹亞楠的情況,卻也沒有有效的辦法。十幾歲的孩子,越是強制分手,當事人越會痴纏的轟轟烈烈,最終適得其反。可是一次次心平氣和地好言引導,收效卻都甚微。

 曹亞楠知道老師的用心,壓力也就更大,心事不能讓父母知道,只得天天拉著何朵傾訴衷腸。何朵使盡渾身解數鼓勵開導,卻也只能起到三分鐘功效。愛情的苦楚,除非時間的沖刷,不然誰都無法撫平那些痴男怨女的哀嘆。

 何朵也叫苦不迭,因為在“知心姐姐”這一角色上,除了曹亞楠,她要安撫的人還有好幾個。

 南依已經如願考上高中,雖然不是重點中學,也已足夠她暢享自由。只是兩人的學校距離較遠,只有週末時才會偶爾見上一面。

 跳脫熱情的性格和可愛嬌俏的樣貌,讓南依入學不久就迎來諸多男生的熱烈追求。果不其然,任何一個年代,顏值永遠是審美的第一要點。每每見面,何朵都要無止境地傾聽南依的繽紛情路,時不時還得專家般地分析一番,外加安慰開導。

 西晴就更誇張了。本身就是個大美女,生來又溫柔甜美,因此從初中開始,她就飽受桃花劫的苦惱,到了高中更是變本加厲。西晴是個很愛學習的姑娘,無奈上天不捨得讓她刻苦,賜給她一批又一批前赴後繼矢志不渝的追求者,讓這個美麗乖巧的女孩陷入到洶湧的愛情海洋裡“不見天日”。

 每每跟這幾個姑娘深入透徹地分析和指點一番“前路”後,何朵都會無限感慨:“真是澇的澇,旱的旱呀!”

 “七人行”中只有何朵和楊起是住校生,其他五人都是本市居民。楊起畢竟是男生,同何朵的交流終究有限。倒是柴佳佳因父母常年做生意,白天都不在家,所以早飯午飯都會在學校解決。何朵便是她忠實的飯友。兩人都沒有早戀的幸福苦惱,無“債”一身輕,在一起時頗為自在爽快。加上兩人都喜歡逛吃逛吃,越發形影不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