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大汗阿里不鴿 作品

第三百零三章 希臘語簡化計劃

  “這個時候的希臘語,已經出現了很大的問題。”郭康介紹道:“基本上,只有城市裡的學者和貴族,還能使用那種嚴謹、細緻的古典希臘語。大部分地區所說的,是一種非常口語化的語言。簡單來說,就是隨著時間的發展,開始‘文白分離’了。”

  “本來,對於一個古老的文明來說,這也是正常的情況。但希臘地區長期戰亂,尤其是之前百多年,連一個統一的政權都難以維持。各地的拉丁領主、希臘豪強、乃至奧斯曼和斯拉夫各國的勢力,都紛紛割據一方,各自為政。”

  “他們之間的交戰不但影響了教育,也讓語言愈發零散。他們那邊就沒有一套通用的語法,山裡的貧民也沒錢去接受正規的文法教育。所以,就算古典語的語法已經很嚴整,結構也很完善,依然只有少數人才在使用。”

  “對希臘語來說,這個情況是很嚴重的。漢字可以用同一套文字,同時書寫上古三代的文言典籍,和如今的白話市井。但如果用希臘文寫文言和寫白話,就可能成為兩種語言了。”

  “所以,希臘語在當時的影響力,其實沒有現在這麼大。那些希臘貴族連城外的普通人都教不好,還上哪和我們競爭去。”

  “那你們是怎麼做的?”讓娜公主問。

  “當時,前人想了一套方案,就是用保加利亞當地的語言為基礎,填漢字進去。”郭康說:“他們儘可能減少了語法要求,去掉了那些格、人稱、時態導致的單詞變化,而用獨立的附加字代替。”

  “這樣就讓語法學習變得簡單了很多,也避免了語法錯誤可能帶來的誤解。稍微能寫一些基礎文字的人,哪怕所說的方言截然不同,也能用這套工具來進行交流,書寫文件和公告。”

  “所以,是故意不要語法的?”讓娜公主驚訝地說:“我還以為是教育程度不高的情況下,大家只能這麼表達呢。”

  “語法這東西,不影響意思正確就行了。”郭康說:“我聽人講過笑話,說當年西吉斯蒙德去參加宗教會議,結果發言裡出現了語法錯誤,因此遭到教士們的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