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林嬴政 作品

第170章 楊國忠亂政,安祿山蓄謀,大詩聖出鏡

  畫面之中,安祿山坐著馬車,在一眾護衛的簇擁下,緩緩靠近了華清宮。

  此時的安祿山,體重已經達到了驚人的三百多斤,肚子大得都要從腰間掉下來了。

  他肥胖的臉上充滿了陰騭,表情陰晴不定。

  在安祿山的身邊,他的兒子安慶緒憂心忡忡。

  “父親,咱們何必要來?直接起兵便是。”

  安祿山深吸一口氣,緩緩搖頭。

  “不,咱們還需要一些時間。大唐雖然崩壞,但如今的大唐依舊不足以讓為父一鼓而下。”

  很快,安祿山進入華清宮中,來到了李隆基和楊貴妃面前。

  剛一見到李隆基,安祿山立刻撲通一聲就跪了下來。

  “臣安祿山見過陛下,孩兒安祿山見過母妃!”

  李隆基看著安祿山如此恭敬,臉上頓時露出笑容。

  “好好好,起來說話。”

  說完,李隆基大有深意地看了一眼旁邊的楊國忠。

  楊國忠一臉呆滯。

  就在剛剛,楊國忠還跟李隆基說,安祿山前來只不過是一個假象。

  沒想到,如今安祿山真的出現在了面前!

  安祿山從袖子之中拿出了兩個盒子,恭敬道:

  “這一盒是臣從長白山那邊得到的千年人參,有延年益壽之功效,特進獻給陛下,希望陛下永葆青春。”

  “還有一盒也是出自長白山的百年靈芝,有駐顏美容之效,獻給母妃,希望母妃美麗常在。”

  這兩個禮物一出,唐玄宗和楊貴妃頓時滿臉笑容。

  尤其是楊貴妃,更是連聲誇獎安祿山有孝心,全然不顧自家表哥楊國忠在旁那死了親孃的哭喪臉。

  李隆基大笑道:

  “來人啊,傳宴,今日朕要好好的和祿山喝上幾杯。”

  很快,華清宮之中燈火通明,杯觥交錯,無數豐腴宮女翩翩起舞,酒香伴隨著女子身上的香味瀰漫在空氣中,讓每一個與會之人都不由露出笑容。

  鏡頭緩緩拉遠,離開了華清宮,朝向不遠處的驪山。

  驪山之下,一匹瘦馬吃力地拉著馬車,正朝著東方而去。

  雪花紛紛揚揚,從天而降。

  寒風呼嘯,將馬車厚厚的門簾不時掀開,帶來一陣陣寒風。

  終於,官道前方出現了一盞燈火。

  駕車的車伕忙轉過頭來,對著車廂叫道:

  “杜大人,咱們就在前面的驛站安歇吧,不能再往前走了,不然馬會凍死的!”

  車廂之中傳來一個聲音。

  “好!”

  片刻後,馬車緩緩來到驛站面前。

  車門簾被掀開,露出了一張清瘦的中年男子臉龐,頭戴一頂大唐九品官帽。

  這便是被車伕稱為“杜大人”之人了。

  杜大人剛下馬車,就咦了一聲。

  “哪裡來的樂聲?”

  車伕愣了一下,很快釋然,伸手一指。

  “杜大人請看,那裡就是陛下和楊貴妃所在的華清宮,估計是宮裡有什麼宴會吧。”

  “你不知道,俺們這一帶的人都很喜歡華清宮開宴會呢。”

  杜大人奇道:

  “為何?難道是宴會吃剩的酒菜,會賞賜給附近百姓?”

  車伕搖了搖頭,笑道:

  “杜大人你都在長安這麼多年了,還不知道長安的貴族們是什麼德性?”

  “華清宮不是有一座華清池麼,吃剩的飯食都會倒在裡面,從池水裡流出來。”

  “冬天這河也不上凍,很多人就在宴會結束後跟河邊等著,把那些河裡的食物撈起來。正好天氣還冷,食物也不會壞,拿回家熱一熱,那可老好吃了!”

  杜大人聞言,驚愕無言,再看向那燈火輝煌的華清宮,眼神之中不由多了幾分茫然。

  車伕催促道:

  “杜大人,外面冷,趕緊進驛站吧!”

  杜大人默默點頭,朝著驛站走去。

  他心事重重,一時不察,被腳下某個障礙物絆了一個趔趄,摔倒在地。

  好不容易站起身來,杜大人目光突然一凝。

  “這……死人?”

  剛剛絆倒他的,竟然是一具橫臥雪中的屍體!

  車伕咦了一聲,走過來,伸手在屍體的鼻間探了一下,又摸了摸屍體的臉,搖頭道:

  “已經死很久了,沒救了。杜大人,我們走吧。”

  杜大人明顯有些惱怒,道:

  “人死應入土為安,你我既然見面,為何不能將其安葬?”

  車伕默然片刻,輕聲道:

  “杜大人固然是個好人,可每年冬天這條路上都要死成百上千個人,你又怎麼能安葬得過來?”

  杜大人如遭雷擊。

  片刻後,他嘆了一口氣。

  “既然見到,終究不能什麼也不做。”

  在車伕的幫忙下,兩人一起將屍體拖到路旁,堆了一個雪墓,又拿來一些樹枝併攏插在上面,就算是一塊墓碑了。

  看著面前的雪墓,聽著遠處風中隱隱約約來自華清宮的樂聲,杜大人一聲長嘆。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好好一個開元盛世,為何到了天寶年間,卻成了這般模樣呢?”

  兩人一前一後,朝著不遠處的驛站走去。

  很快,一名驛卒打開了驛站大門,上下打量了一下杜甫,見到他那頂官帽,這才有了一點點的好臉色。

  “這位大人,請取出通關文書,再報上籍貫姓名。”

  杜大人表情黯然,輕聲道:

  “鞏縣人士,大唐九品小吏,杜甫。”

  唐初世界之中,李淵看到這裡,不免有些疑惑。

  “杜甫?這倒是沒聽說過。”

  群臣也是議論紛紛。

  “奇怪了,這盤點視頻之中,出場的要麼是那種毫無姓名的普通老百姓,要麼就是那種史書流芳的有名人物。”

  “這杜甫看起來像是個不得志的小吏,也能配得上入盤點視頻之中?”

  “難道這杜甫將來會成為力挽狂瀾的大人物?”

  還沒等這些大臣們討論完,密集的彈幕突然出現。

  【宋太祖趙匡胤:哇,是杜甫!朕非常喜歡他的詩詞!】

  【宋仁宗趙佶:天呀,杜甫,朕的偶像!憂國憂民的大詩人。】

  【明太祖朱元璋:沒想到,不曾見詩仙李白,卻看到了詩聖杜甫!】

  【元世祖忽必烈:哦喲喲,是杜甫!朕雖愛李白,亦是更愛杜甫!】

  ……

  一時間,大唐之後各種朝代彈幕,猶如刷屏一般海量出現,目不暇接,甚至連金幕的畫面都被密密麻麻的彈幕給淹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