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林嬴政 作品

第182章 李隆基盤點視頻結束,李淵要給李建成和李世民做個了結

  【不曾想,史朝義所率領的北路大軍被李光弼命衛伯玉阻擊,史朝義屢戰屢敗,不得已退守永寧。】

  【史思明勃然大怒,將史朝義痛罵一番,甚至威脅要殺掉史朝義等部將。】

  貞觀世界之中,坐在龍椅上的皇帝李世民聽到這裡,臉上表情突然變得無比古怪,喃喃自語。

  “這劇情,怎麼好像在哪裡聽到過?”

  貞觀群臣的表情也開始變得古怪起來。

  長孫無忌忍不住道:

  “安祿山被安慶緒幹掉之前,好像也是差不多的描述?”

  魏徵乾咳一聲,道:

  “安祿山是寵愛小兒子責罵大兒子,最終被大兒子安慶緒幹掉。”

  “這史思明,該不會也有一個受寵的小兒子吧。”

  畫面一轉,史朝義和兩名部將駱悅、蔡文景憂心忡忡地商議。

  史朝義一臉憂愁。

  “父皇說等拿下陝州就要斬了你我頭顱,這該如何是好?”

  駱悅忍不住道:

  “殿下,如今陛下明顯已經想要殺掉我等,我等可不能坐以待斃,不如效仿安慶緒,共舉大事!”

  史朝義大吃一驚,良久沒有開口。

  蔡文景和駱悅兩人苦勸良久,見史朝義始終不開口,只能無奈道:

  “殿下若是不願意共舉大事,我等為了保命只能投降大唐朝廷,不能再侍奉您了。”

  史朝義聞言,終於咬牙下定決心。

  “罷了罷了,父皇向來就疼愛史朝清那個最小的崽子,對我從來都非打即罵。”

  “既然他都要殺我了,我還哪裡顧得上父子君臣的規矩呢?”

  “今晚就動手吧!”

  【史朝義作為史思明的長子,性情溫和,平日裡在叛軍之中極得君心。】

  【他非常輕易地說動了負責貼身護衛史思明的曹將軍,駱悅等人在曹將軍的配合下,當晚率領三百親衛進入史思明駐蹕的路橋驛,擒獲史思明。】

  【隨後,史思明被押送到了柳泉驛,並在此地被誅殺。】

  看到這裡,貞觀世界之中,大唐君臣目瞪口呆。

  李世民不敢置信地開口。

  “這叛軍,也要重複?”

  李績的下巴都要掉在地上了。

  “安祿山是被兒子殺死的,史思明居然也是被兒子殺死的?”

  長孫無忌哭笑不得地開口。

  “朝廷這邊是皇帝沒事就催著主帥出戰,叛軍這邊是兒子沒事就把老爹殺了,這還真是……”

  李世民又是好笑又是無語地揉了揉太陽穴,發出一聲感慨。

  “這還真他娘是旗鼓相當的對手啊。”

  但不管怎麼說,伴隨著史思明的死,大殿之中的氣氛總算是又一次好起來了。

  【史思明死後,叛軍內部立刻爆發了內訌。】

  【經歷幾個月的內訌後,史朝義總算掌控了大局,但此刻的叛軍元氣大傷,面對捲土重來的李光弼所率唐軍,已然無法抵擋。】

  【史朝義不得不率兵撤出洛陽,一路朝著北方撤退。】

  【李光弼緊追不捨,一路上不停擊敗史朝義。】

  【眼見大勢已去,原本負責鎮守范陽的叛軍將領李懷仙等人先後投降朝廷。】

  【最終,眾叛親離的史朝義在李懷仙逼迫下,於平洲溫泉柵樹林之中自盡。】

  【至此,持續了整整八年的“安史之亂”,終於落下了帷幕。】

  在看到這裡的時候,唐初和貞觀兩個不同的大唐世界線之中,出現了長久沉默。

  唐初世界之中,李淵長長地出了一口氣,如釋重負。

  “終於結束了。”

  大殿之中的群臣也都長出了一口氣。

  這部安史之亂的盤點,一路看下來,那是究極揪心啊。

  一想到自家孫輩和曾孫輩可能會遭遇這種戰亂,在場的人沒有一個受得了。

  八年,整整八年!

  人生能有幾個八年?

  這種大規模的戰亂之中,誰又能保證一定活得到這八年的最後?

  裴寂感慨道:

  “這安史之亂,再三反覆,造成的傷害,恐怕不亞於咱們經歷的隋末了。”

  金幕之中,也適時浮現出一行行字幕。

  【八年的安史之亂,對大唐造成了深重的浩劫。】

  【天寶時期的人口極盛期曾經超過5500萬人,但八年戰亂過後重新統計人口,只能統計到1690萬人,只有天寶年間的三成。】

  【大唐人口減少,疆域同樣也隨之嚴重縮水。】

  【為了平叛,大唐將安西都護府、隴右節度使等地的精銳盡數抽調到中原,也給了死敵吐蕃絕佳機會。】

  【原本在天寶年間,李隆基治下的大唐從東、西兩面對吐蕃形成了夾擊之勢,讓吐蕃國勢極為危急。】

  【在高仙芝、封常清等名將的指揮下,許多大唐高層都認為,少則兩年多則五年,吐蕃必然會被大唐滅亡!】

  【但安史之亂的爆發打斷了這一切,吐蕃不但瞬間起死回生,更出兵攻佔了隴右河西,切斷了大唐和西域的聯繫。】

  【吐蕃成為了安史之亂的最大受益者,這個原本即將在大唐攻勢下崩潰的高原帝國狠狠地吸了一大波大唐的血,得以續命數十年。】

  【不僅如此,在東北方向原本臣服大唐的諸多異族,如契丹、奚、靺鞨等也紛紛自立。大唐和遼東之間的聯繫又一次被切斷,半島上的藩屬國新羅也不再對大唐唯命是從。】

  看到這幅疆域圖,歷朝歷代的皇帝不由動容。

  無他,這兩幅疆域圖之間的差別,是真的太大了。

  秦始皇忍不住道:

  “天寶極盛期這張圖,真的能看出吐蕃已經左支右絀,隨時都可能會被大唐進軍腹地了。”

  “沒想到啊,一場安史之亂,竟然能讓局勢逆轉至此。”

  扶蘇也是不由感慨。

  “河西之地被切斷,加之大唐人口衰落至此,恐怕將來整個西域都要歸吐蕃所有了。”

  “話說,大唐因為安史之亂丟掉的疆域,估計都能和咱們大秦相當了吧?”

  秦始皇聞言,目光一皺,看了一眼扶蘇。

  “嗯?你剛剛說什麼?”

  扶蘇心中一凜,求生本能瞬間激發到極致,忙道:

  “兒臣說,大秦既然已經征服了漠南,下一步也應該發兵河西,打通西域之路了!”

  “再怎麼樣,也不能比大唐差嘛!父皇您說呢?”

  秦始皇哼了一聲。

  “算你小子識相!”

  “蒙恬,王離,爾等做好發兵河西走廊,征服西域的準備了嗎?”

  蒙恬王離聞言大喜過望,齊聲開口。

  “臣等早就準備好了!”

  大宋世界之中,趙匡胤突然哈哈大笑了起來。

  “你們看這個安史之亂後的大唐,它的疆域不就和朕的大宋一樣嘛!”

  “哼哼,也不過如此。”

  群臣聽了,都有些汗顏。

  陛下,人家大唐衰落到這種地步,都能和咱們大宋鼎盛期相當。

  這還沒算上大唐在西域那邊的飛地呢。

  您也是好意思比啊。

  趙匡胤哼了一聲,沉聲開口。

  “不對,朕也有朝鮮半島,朕控制的疆域比大唐實際控制的還大呢,哈哈哈。”

  群臣:“……”

  好吧,陛下您開心就好。

  畢竟是開國皇帝嘛,這點小小的虛榮心,就滿足他吧。

  貞觀世界之中,李世民突然皺眉。

  “李隆基和李亨這兩個小子呢?”

  群臣聞言,也是頓時集中起注意力。

  對啊,這兩人的命運還沒交代呢。

  【在安史之亂的第七年,皇帝李亨病重,駕崩於長安。】

  【李亨當了多年太子,因安史之亂而繼位,但由於他在鄴城之戰、第二次洛陽之戰中的昏庸操作,導致他最終沒有活著看到這一次的叛亂被平定。】

  【值得一提的是,李亨死後,他的皇后張氏意圖發動政變廢黜太子李豫,但李豫在李輔國和程元振等人的幫助下粉碎了這次叛亂,得以順利繼承皇位。】

  李世民看到這裡,又是一陣心累。

  “這些大唐的皇后都瘋了嗎?什麼韋皇后張皇后,一個個動不動就想要搞政變,想當武則天第二?”

  “還不如楊玉環呢,她最起碼不會想著搞事!”

  長孫無忌乾咳一聲,道:

  “陛下,楊玉環若是當了皇后,又有楊國忠這種哥哥在,沒有安史之亂的爆發,估計她也會在李隆基死後搞事的。”

  李世民:“……”

  咱們大唐的後代皇帝們都有毒吧?

  一個個選的都是什麼狗屁皇后?

  就不能選一個和朕的觀音奴一樣,賢良淑德的皇后嗎?

  哦,觀音奴當年好像也提著寶劍上了玄武門……

  不過那也是為了朕的江山社稷嘛!

  和這些只知道搞政變的妖豔賤貨是完全不一樣的!

  【同樣也在安史之亂的第七年,皇帝李亨病逝之前的幾個月,太上皇李隆基病重,駕崩於長安。】

  【李隆基的一生,前半生堪稱輝煌無比,重建了一個極度強盛的大唐,還繼承了大唐自貞觀以來的努力,將大唐死敵吐蕃逼到奄奄一息的地步。】

  【但他的後半生,由於沉迷美色疑心過重,任用了李林甫和楊國忠兩任奸相,打壓了太子李亨以及王忠嗣等一大批能臣,又在潼關之戰中昏招迭出,最終導致大唐的衰落。】

  【真可謂興也李隆基,衰也李隆基。】

  【在盤點過的諸位敗家子之中,李隆基無疑是最特殊的一位。】

  【他是明君,也是昏君。他治下的盛世是大唐前所未有的,但他對大唐造成的打擊也同樣是無人可及。】

  【自李隆基之後,大唐國勢傾頹,節度使割據地方,中央又有宦官亂政,最後伴隨著黃巢大起義的爆發,徹底敲響了大唐王朝的喪鐘。】

  【李隆基的功過,留待諸位帝王評價,也請歷朝歷代的帝王們引以為鑑。】

  【本期盤點視頻《唐玄宗李隆基篇》(又名《安史之亂篇》),至此結束。】

  看到這裡,歷朝歷代的皇帝們,心情都有些複雜。

  相較於之前的盤點視頻而言,大唐盛世,無疑是最讓人難忘的。

  大唐的兵威,同樣深深刻在歷朝歷代皇帝的腦海之中。

  香積寺之戰,更是讓歷朝歷代的皇帝們震驚不已,自愧不如!

  目睹這樣一個華夏王朝的興起和衰落,任何人的心情都極為複雜。

  唐初世界之中,李淵長長地出了一口氣,將目光投向面前的李建成和李世民。

  “建成,世民啊。”

  “你們兩兄弟之間,一直以來都為了太子之位明爭暗鬥,朕很清楚。”

  “今天,也是時候給你們這場爭鬥一個結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