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林嬴政 作品

第468章 平壤大捷,朱元璋和朱棣反而高興不起來?

  一名女真人對三名遼東兵,女真人或許能以一敵三。

  但一百名女真人對三百名遼東兵,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女真人被殺得乾乾淨淨。

  在冷兵器的時代,一個名將對軍隊的影響力是無與倫比的。

  戚繼光的戚家軍,能把倭寇殺得落荒而逃。

  和戚繼光齊名的李成梁,一手訓練三十年的遼東兵又怎麼可能會輸!

  看著自己麾下最引以為傲的數百武士、忍者被明軍先鋒開始屠殺,小西行長的心理防線徹崩潰了。

  “這些明人都是怪物,跑,快跑!”

  小西行長跳上馬,緊緊抱著馬脖子,在剩餘倭軍士兵的簇擁下,落荒而逃。

  鏡頭開始拉遠。

  整座平壤城中,無數明軍、朝鮮軍奮勇爭先。

  倭軍方面則是一個個嚇得面無人色,瘋狂逃跑,只恨爹孃少生了兩條腿。

  【第二次平壤之戰,以明軍的大獲全勝告終。】

  【此戰中,明軍陣亡和受傷總計七百九十二人,斬首和俘虜倭軍數量為九千一百四十三人。】

  【小西行長所率領的倭國第一軍總計一萬八千人在平壤損失了一半,直接失去了繼續作戰的能力。】

  【雙方主力的首次對抗,以大明取得輝煌勝利而告終!】

  看到這裡,華夏曆朝歷代的皇帝們紛紛露出振奮表情。

  【秦始皇嬴政:本來還有點擔心會是又一個土木堡呢,沒想到竟然是一場如此出色的大勝!】

  【宋太祖趙匡胤:看來這個李成梁確實是有點東西的,不過要我說啊,等過幾年李成梁死了,這遼東軍遲早也是廢了!】

  【明太祖朱元璋:姓趙的,你嫉妒大明雄師就直說,大明的軍隊才不會像你的大慫一樣,誰也打不過!】

  ……

  武周世界之中,武則天有些疑惑地開口。

  “狄卿,這倭人只不過損失了一半的軍隊,怎麼就打不了了?”

  狄仁傑呵呵一笑,看了一旁的某位將領一眼。

  “陛下有大將在前,何必要問臣這個文官呢?”

  武則天恍然,對著這名身軀挺拔的將領開口。

  “高仙芝,你來說說。”

  高仙芝咳嗽一聲,笑道:

  “陛下,一支軍隊有一萬人,並不是說這支軍隊能承受的死亡數量就是一萬。”

  “正常而言,普通的軍隊,損失一到兩成就會潰敗了;精銳一些的軍隊,損失三成左右也會潰敗了;若能支持到損失五成以上,那已經是絕世強軍,在華夏曆史上至少排名前十的存在了。”

  皇太女長平公主聞言,不由大感驚訝。

  “普通軍隊死一兩成就潰敗?這太誇張了吧。”

  在長平看來,一萬人死了一兩千就潰散,完全無法理解。

  高仙芝呵呵一笑,道:

  “皇太女殿下有所不知,每一支軍隊之中,真正能打仗的其實就是那麼一成,甚至半成人。”

  “至於其他的八九成人,基本都是打雜的,起鬨的。這些人在一旁吶喊助威,打打順風仗可以,但指望他們力挽狂瀾是絕對不可能的。”

  “正常的將軍為了打贏戰鬥,都會把這一兩成最能打的安排在最前線去拼。”

  “只要最能打的把對面最能打的拼完了,咱們就能贏。反之,也就輸了。”

  長平瞪大眼睛,道:

  “那還需要剩下的八九成人來做什麼?”

  高仙芝又笑了,道:

  “皇太女殿下,最能打的,自然也是最容易死的。”

  “剩下的八九成人,就是為了讓他們感受戰場的氛圍。打多了勝仗,這八九成人之中就會有人慢慢也被轉化成最能打、最敢打的人了。”

  “簡單的說,就是從新兵轉化成老兵悍卒。”

  “讀書的士人都要有個學習的過程,打仗又如何能例外呢?”

  “當一支軍隊一直獲勝,那它的損失就小,而且轉化的新兵也會多。”

  “如此一來,一支常勝之軍中,能打、敢打的老兵悍卒佔到三四成就是很正常的。”

  “反之,一支常敗之軍,其中的老兵悍卒自然早就損失光了。”

  頓了頓,高仙芝做出了總結。

  “總之,一支軍隊不能光看數量,最關鍵的還是那些能打、敢打、悍不畏死的老卒。”

  “當這些老卒死完了,戰爭也就失敗了。”

  長平這才恍然大悟。

  “原來如此,本宮現在終於明白,為何歷史上會有那麼多以少勝多的故事了。”

  高仙芝點頭道:

  “這也是臣能帶著大周軍隊屢次以少勝多的原因所在。”

  “咳,說回金幕。小西行長這一萬八的軍隊,臣覺得裡面的老卒撐死了也就三四千人。”

  “可這一戰中小西行長卻損失了整整九千人,可想而知,他的三四千老卒必然都死光了。”

  “故而,別看小西行長似乎還有九千兵馬,但這剩餘的九千人已經完全是土雞瓦犬,完全沒有任何用處。”

  “若是小西行長再帶這九千人去和明軍交戰,明軍只需要派出一千,不,五百勁卒,都足以將這剩餘的九千人輕鬆擊潰了。”

  長平聽得半信半疑,不過看到武則天和狄仁傑都沒有開口質疑,於是也就沒有說什麼。

  武則天平靜地旁聽完了兩人之間的對話,這才開口道:

  “高卿家,你覺得這場戰爭,會是誰贏?”

  長平聞言,心中不覺有些疑惑。

  大明都已經如此乾淨利落地拿下平壤之戰的勝利了,難道還能有什麼意外?

  無獨有偶,在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也提出了同樣的問題。

  “老四,你覺得大明能贏嗎?”

  朱高熾忍不住道:

  “皇祖,孫臣覺得大明的勝利應該沒有懸念了吧?”

  “不。”說話的人是朱棣。

  朱棣此刻表情頗為凝重,開口道:

  “大明還是有可能輸的,而且這種可能性還不小!”

  “啊?”朱高熾一臉震驚,“這是為何?”

  朱棣嘴角扯動一下,飛快地報出一串數字。

  “按照五萬大明將士來算,每一個人一天糧食是一升五合,則五萬人一天應該是七百三十石糧食,一個月所有將士就是兩萬兩千石糧食。”

  “馬匹是兩萬七千匹,一匹馬一日要給料豆三升,那麼一個月就需要兩萬四千石料豆。”

  “整支大軍每個月就需要四萬八千石糧草,也就是一天需要一千六百石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