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林嬴政 作品

第468章 平壤大捷,朱元璋和朱棣反而高興不起來?

  “高熾,你可知道遼西走廊一天最多能運多少石糧食?”

  朱高熾愕然片刻,搖頭道:

  “孩兒不知。”

  這條世界線的朱高熾,可不是原先歷史上那個幫朱棣鎮守北平主持後勤的朱高熾。

  既然沒有相關經歷,自然也就不知道相關數字。

  朱棣嘿嘿一笑,道:

  “當年的捕魚兒海之戰,我奉父皇的命令押送糧草前往大寧,在那裡和藍玉大將軍會合。”

  “當時北平城中調集了數千輛馬車,但由於遼西走廊的道路實在是太過泥濘難以行走,故而最後確定的數字是,一千石!”

  朱棣非常嚴肅地重複了一次。

  “每天運輸一千石糧草物資,就是遼西走廊的極限了。”

  朱高熾聞言,也震驚了。

  “那按照您的意思,豈不是每天都有六百石糧食的缺口?”

  坐在皇位上的朱元璋聞言,嘆一口氣。

  “不,缺口應該更多。”

  “朱翊鈞這小子的治國能力,嘿嘿,他能每天足額運滿一千石?朕不太信。”

  朱高熾聞言,心情頓時頗為複雜。

  朱元璋天天臭罵朱棣生了朱翊鈞這麼一個敗家子後代,但別忘了——

  朱翊鈞,也是朱高熾的直系後裔!

  朱高熾定了定神,將話題重新拉了回來。

  “所以說,大明的最大隱患就是後勤?”

  朱棣嗯了一聲,道:

  “遼東肯定是存儲一批糧食的,開戰之前的幾個月時間準備,朱翊鈞一定也調集了一批糧食去遼東。”

  “但別忘了,朱翊鈞這臭小子本來就是個敗家子,而且在準備朝鮮戰爭的同時,他還調集了重兵去寧夏剿滅哱拜。”

  “這種情況下,遼東能有多少糧食儲備,就要打上一個問號了。”

  朱元璋哼了一聲,淡淡道:

  “朱翊鈞這小子是個叛逆、好大喜功的性格,朕不用想也知道,他最多願意給前線大將三個月的時間。”

  “對了,從十月出兵到元月攻克平壤,已經是兩個月了。”

  朱高熾頓時一怔。

  ”所以說,李如松麾下的五萬大軍,就只有不到一個月的糧草了?”

  朱棣嘿嘿一笑。

  “說不定,只有幾天的糧草了!”

  “孃的,這朝鮮君臣也是一群廢物,明明是大明出兵給他們抵禦倭國,竟然連一粒糧草都供應不上,活該被滅國!”

  這一番聊天下來,大殿之中因為剛剛那場勝利而活躍起來的氣氛頓時就變得沉凝了不少,許多大明人的臉上都露出了擔憂的表情。

  人不可一日無糧,這是傻子都知道的事情。

  若是明軍當真沒有了糧草,這一仗豈不是要反勝為敗?

  要是大明出兵朝鮮以這種戲劇性的結果失敗,那就真真是非戰之罪。

  在場沒有任何一個人能接受得了!

  金幕接下來播放的片段,也證實了朱元璋和朱棣父子的猜測。

  【明軍剛剛佔領平壤,主將李如松就立刻召開了作戰會議。】

  畫面中,李如松表情嚴肅地看著面前眾將。

  “才繳獲了不到一千石的糧草?”

  明軍將領李寧點頭道:

  “是的,大帥。倭軍在撤退前把糧庫點了火,我軍雖然儘量搶救,但也只能搶出了這麼一部分。”

  李如松罵了一句髒話,隨後抬頭,正色道:

  “各位,我們的糧草只剩下不到半個月了。”

  “眼下戰線已經推進到平壤,想要靠後方及時補給是不可能的。”

  “按照最樂觀的情況來算,我們最多也就支撐一個月!”

  “我們必須要迅速追擊倭軍,從倭軍的手中搶奪足夠的糧草,實現就食於敵,才能按照陛下的安排,一鼓作氣收復整個朝鮮!”

  說完眼前的情況之後,李如松目光在眾將面前一一掃過。

  實現了平壤大復仇的祖承訓下意識地抬頭挺胸,希望能獲得李如松的命令。

  但下一秒,李如松的視線就掃過了祖承訓,落在了另外一人身上。

  “查大受,你立刻率你部騎兵出發,我給你五天時間,必須將平壤、開城和漢城之間的所有敵情偵查完畢!”

  “一旦發現敵人主力蹤跡,火速來報!”

  “我也會通知朝鮮方面,讓他們派出足夠熟悉當地情況的將軍作為嚮導,協同你偵查作戰!”

  很快,查大受率領數百名大明、朝鮮騎兵所組成的混合偵察部隊離開了平壤,朝著南方的漢城而去。

  查大受的官職是副總兵,也屬於李成梁調教出來的嫡系,雖然心知戰況緊急,但卻依舊非常穩妥地進行偵查任務,並沒有任何冒進。

  這一天中午,查大受和麾下的數百將士們正在一處樹林中隱蔽休息,突然聽到遠處隱約傳來了叫喊和廝殺的聲音。

  “怎麼回事?”查大受臉色一變,立刻站了起來。

  在查大受的旁邊是朝鮮將軍高彥伯,聞言立刻下意識握住了腰間的刀把。

  “查將軍,會不會是倭寇?”

  查大受表情沉凝,緩緩開口道:

  “不排除這個可能。先不急,派人去了解一下。”

  很快,幾名渾身浴血的明軍斥候就來到查大受面前。

  “總兵大人,前面有一處倭寇,人數應該在六百左右,個個都有馬,戰鬥力不弱!”

  個個都有馬?

  查大受眉頭一皺,立刻懷疑是碰到了同行。

  倭國是正經的小國寡民,就那點平原種地都不夠,更別說養馬了。

  能全員騎兵的,十有八九是對方斥候,又或者……

  查大受心中諸多想法,但表面上卻不動聲色,道:

  “敵軍戰鬥力如何?”

  一名明軍斥候擦了擦臉上的血,嘿嘿一笑。

  “兄弟們和這些倭寇試了試手。劉三和毛琦死了,但倭寇也沒從咱們這討了好處,咱們拿了六顆人頭!”

  查大受點了點頭,又對著身旁的高彥伯問道:

  “這是什麼地方?”

  高彥伯忙道:

  “碧蹄館!”

  查大受嗯了一聲,環視一圈已經圍攏過來的明軍將士。

  “各位,對面個個有馬,說不定是倭軍某個極其重要的人物。”

  “大家不要聲張,聽我安排,包圍過去,吃掉這支倭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