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林嬴政 作品

第500章 李世民吐槽朱翊鈞不夠自信,國本之爭結束

  劉秀說到這裡,表情突然變得嚴肅。

  “天下臣民承認你是皇帝,你才是最尊貴的皇帝。天下臣民若是不承認你,那你就算坐上了皇位,也只能成為下一個王莽。”

  “朱翊鈞自己不上朝,完全斷絕了臣子之間的聯繫。”

  “作為一個皇帝,竟然和臣子老死不相往來,何其愚蠢。”

  劉莊陷入沉思,片刻之後道:

  “父皇的意思兒臣好像明白了,朱翊鈞不和臣子們聯繫卻和臣子們對抗,反而導致臣子們別無選擇,必須支持朱常洛?”

  劉秀笑呵呵地點頭。

  “對啊。眾所周知,父親最疼愛的兒子,一定是最像這個父親的。故而,朱常洵將來一定和朱翊鈞大差不差。”

  “臣子們不是傻瓜,一個不上朝的朱翊鈞還不夠,還要再來一個和朱翊鈞一模一樣的朱常洵?”

  “反之,如果朱翊鈞能在朝政大事上積極和臣子們溝通,聽取臣子們的意見,臣子們就會發自內心地覺得他是一個明君。”

  “在這樣的情況下,誰會拒絕一個很像朱翊鈞的下一任皇帝呢?”

  “這國本之爭歸根結底,和朱常洛、朱常洵這對當事人兄弟沒有什麼關係。”

  “要說誰把這件事情給搞砸了,那個人也只能是朱翊鈞本人。”

  聽完劉秀的話之後,劉莊總算是徹底明白了。

  “原來如此。”

  最開始,並非所有大臣都站在朱常洛那邊。

  皇帝立嫡長子是規矩,但規矩是人定的,又不是不能改!

  別的不說,就朱翊鈞的爺爺嘉靖皇帝在位時,兩名皇子不也都有機會成為太子乃至登基?

  想到這裡,劉莊忍不住道:

  “那為何嘉靖皇帝想選誰就選誰,朱翊鈞卻不行?”

  劉秀哈哈地笑了,看向金幕中朱翊鈞的眼神裡,帶著幾分不屑。

  “當然是因為朱翊鈞這小子的帝王權術,比他爺爺嘉靖差遠了!”

  劉莊今天腦海之中疑問不少,乾脆一口氣問個痛快,便道:

  “父皇是怎麼知道的?嘉靖皇帝也沒有在之前的盤點視頻之中出場過啊。”

  劉秀灑然一笑,道:

  “是沒有看過,但兩個人足夠證明了。”

  “高拱在嘉靖年間就已經是內閣大學士,張居正在嘉靖年間也已經是朝中大臣,隆慶年間立刻就進入了內閣。”

  “高拱主持的改革可圈可點,張居正更是被金幕稱為大明第一賢臣。”

  “嘉靖能把這兩名賢臣留給自己的子孫,足以證明這位皇帝在識人之道上是有理解的。”

  “朱翊鈞呢?自從張居正死後,金幕中這麼多內閣首輔和大學士,有一個能用的嗎?”

  “全是廢物。”

  劉秀說到這裡,平靜開口,給自己剛剛那番話做了一個總結。

  “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不是萬曆朝沒有千里馬,是他朱翊鈞看不到,用不來!”

  劉莊心悅誠服,連連點頭稱是。

  仔細一想,劉莊突然覺得,其實自己的經歷,也能和朱翊鈞做對比。

  原本東漢的第一任太子並非劉莊,而是當時的皇后郭聖通所生的長子劉疆。

  後來劉秀動了廢太子的心思,便先廢了郭聖通的皇后之位,又廢掉了劉疆的太子之位。

  最後,劉莊的生母陰麗華成為皇后,劉莊也成為皇太子。

  仔細想來,劉秀換太子的過程中,可是廢掉一個皇后和一個前太子。

  這背後的阻力之大,可想而知。

  朱翊鈞呢?

  朱常洛的生母王氏只不過是一個宮女,區區恭妃的名號還是生了朱常洛後補封的,孃家也是普通老百姓。

  郭聖通出身的郭家可是河北正兒八經的郡望大族,郭聖通的外公更是西漢真定恭王劉普。

  當年要沒有郭家的鼎力支持,劉秀孤身前往河北,哪裡有那麼容易把河北拿下?

  毫無根基的王氏和東漢王朝的開國股東郭聖通相比,差得太遠,完全不是一個檔次的。

  就這樣,劉秀還是廢掉了郭聖通和其子劉疆。

  朱翊鈞卻搞不定王氏的兒子朱常洛……

  只能說,劉秀和朱翊鈞之間的帝王權術差距,恐怕也是跟郭聖通和王氏之間的差距一般。

  一個天,一個地!

  劉莊突然無比慶幸。

  還好,朱翊鈞不是我的父皇。

  要不然,我豈不是成了另外一個朱常洵了?

  金幕中,畫面繼續播放著。

  文武百官站在一起,竊竊私語。

  “怎麼回事,冊封太子可是大事,陛下竟然把太子和幾個皇子的冊封儀式搞在了一起?”

  “呵呵,陛下國本之爭輸給了咱們,就讓陛下發洩一下又有何妨?”

  在眾人的注視下,已經多年不上朝的朱翊鈞出現了。

  對許多這些年才入朝為官的官員來說,這位皇帝的面孔是極其陌生的。

  沒見過啊。

  不過,眾人還是規規矩矩地行禮。

  隨後是太子朱常洛的冊封儀式。

  朱翊鈞板著臉,面無表情地進行完整個儀式。

  看著朱常洛戴上太子冠冕,群臣都非常激動,歡呼不斷。

  “見過太子殿下!”

  等到福王朱常洵的冊封儀式,朱翊鈞頓時露出笑容,還拉著朱常洵聊了一會。

  群臣安靜地看著這一幕,鴉雀無聲。

  不少人乾脆仰頭望天,彷彿面前的這一幕全然不曾存在。

  【在很多人看來,既然爭國本事件結束了,朱翊鈞這個皇帝也輸了,那這件事情就應該徹底過去了。】

  【朱翊鈞應該重新成為一個正常的皇帝,進行朝會等各種禮儀活動。】

  【然而他們錯了。】

  朱翊鈞回到皇宮之中,一臉憤恨。

  “這些傢伙,實在是欺人太甚!”

  “朕都已經答應了他們的要求,他們竟然還要逼著朕上朝,想要在朕面前炫耀他們的勝利,嘲諷朕的失敗!”

  “朕不會再上朝了,朕不但不上朝,朕還要這些該死的臣子發爛發臭,讓他們永遠得不到升遷,讓他們人生的希望和前途徹底斷絕!”

  【於是,在國本事件結束後,朱翊鈞不但沒有如群臣所希望的那般“迷途知返”,反而變本加厲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