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一葉 作品

第二百六十章 小行星級戰艦!

雖然南門二三星之中的比鄰星是距離太陽系最近的一顆恆星,兩者之間距離僅有四光年多點而已,僅有太陽到伊塔星距離的約五分之一。

但在幾光年到十幾光年的尺度之上,對於恆星際航行來說,難度其實都是一樣的。

都是初期加速到40%光速,然後慣性航行,然後減速而已。區別僅僅只在於兩者之間的慣性航行距離不同而已。

但慣性航行是最安全的一個階段。

掌握了這項技術,韓陽便有了真正向伊塔星系展開遠征的底氣。

在這之後,韓陽梳理這段時間以來的技術突破,再度將戰艦技術全面更新了一次,定型了最新一代戰艦的設計圖紙。

最新一代的戰艦,將擁有超出之前伊塔警衛艦的戰鬥力。據韓陽估算,在實戰之中,約有兩艘伊塔警衛艦配合,才能匹敵一艘最新式戰艦。

這個戰鬥力比起正牌的伊塔戰艦當然還遠遠不如,但韓陽認為已經足夠。

定型之後,韓陽立刻啟動前期所建造出來的大量飛船產業鏈工廠,開始全力以赴的造艦,提升數量。

同時,綜合前段時間大量實驗,終於定型了的空天母艦,也開始了大批量製造。

在這之後,韓陽還開始了另一項極為重大的科研攻關任務。

小行星級戰艦的研發與製造!

在韓陽的規劃之中,小行星級戰艦將真正起到一支小型艦隊旗艦的職責,不僅探測能力更強,可以為艦隊提供情報支援,還能在攻堅作戰、掩護作戰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有了小行星級戰艦之後,其餘的星塵級和星雲級戰艦,將會以它為核心,真正的組織起來,化為一個整體,具備更為強大的戰鬥力。

此刻,與小行星級戰艦相關的數十萬個研究所,上千萬名科研學者正在日夜不息,全力拼搏。韓陽的算力也融入進去,承擔起了比這上千萬名科研學者加起來都更重,也更多的任務。

位於地球周邊太空的大型船塢之中,第一艘試驗型小行星級戰艦已經真正開始了製造。

無數名工程師、無數臺機器人、無數臺智能設備控制之下,大量的先進材料和先進工藝應用到了這一艘幾乎可以說承載著韓陽希望的戰艦之上。

忙碌了足足幾個月時間,第一艘試驗型小行星級戰艦才終於造了出來。

它整體呈現出半環狀的外表,最寬和最厚處達到了18米,長度則有足足200米。

質量則達到了前所未有的1.8萬噸!

更大的噸位和更大的空間,讓它上面可以安裝更多更大的電磁炮和激光炮,存放更多的戰備物資以及燃料,裝甲可以更加厚重,防禦力更強。

最為關鍵的是,就算增大了這麼多,它的機動性和續航能力卻絲毫沒有減少。

這毫無疑問是韓陽科技進一步提升的具體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