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祥瑞:吐蕃大捷

“元符!”

隨著邸報昭告天下,大宋正式改元元符!開啟了新的時代。

“元符,大的祥瑞也!我大宋這幾年的確是祥瑞不斷、國泰民安。”

一個書生看著邸報的內容,不由微微頷首。

這些年大宋的日子的確過的比較舒心,對外戰爭連戰連勝,國內變法屢獲成功,國力蒸蒸日上,對比曾經的大宋,的確可以稱得上是祥瑞之年,當今官家改年號為元符也算是名正言順。

“依我看,邪醫範正才是大宋最大的祥瑞,沒有範正的邪方,大宋又豈能有今日的成就。”一個商戶傲然道。

一眾開封百姓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大宋之前並非沒有變法,前有范仲淹的慶曆新政,後有王安石變法,更有立志變法改變大宋的仁宗和神宗。

然而前兩次的變法結果卻不盡人意,反而加劇了大宋的黨爭,幾乎將大宋拖入了深淵。

而如今大宋變法用了範正的邪方,才僅僅四五年,就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簡直是不敢想象,這不是祥瑞是什麼。

更別說邪醫範正有變法醫家成功的案例,一次成功是偶然,兩次變法皆成,那就是讓世人無話可說。

整個開封城都在對官家的新年號議論紛紛,然而幾乎所有人都一致將祥瑞認為是邪醫範正。

就在此刻,一騎八百里加急衝入開封城中。

“報!”

“吐蕃大捷,溪巴溫父子伏首!”

隨著八百里加急從開封城疾馳而過,整個開封城都紛紛被驚動。

“又一個祥瑞來了!”

不少開封百姓對視一眼,會心一笑道,

這些年大宋所遇到的驚喜實在是太多了,相比之下,擊敗吐蕃這個千年夙敵,竟然顯得有些平淡了。

吐蕃大捷在民間顯得頗為平淡,然而在朝堂卻引起了轟動,畢竟這是他們牽掛已久的戰事。

“好!太好了!”

趙煦激動的難以自抑。吐蕃的戰況已經拖得太久了,久的讓他早已經心焦,如今終於放下心來。

“恭喜官家,平定吐蕃,南下大迂迴戰略

百官聞訊而來,紛紛祝賀道。

吐蕃的大捷並非僅僅征服一個衰落分裂的吐蕃諸部,更重要的是證明了大迂迴戰略的正確性,征服了吐蕃,大宋就可以兩線夾擊大理,將唐代就已經失去的西南徹底收回。

若是原來定然會有保守的大臣怒斥:國雖大好戰必亡。

然而如今大宋想要擊敗遼夏,就必須拿吐蕃大理練兵,再加上國內的人口已經達到了萬萬,即將迎來人口大爆炸,若無充足的土地談何養活如此多的人口。

如今已經不是大宋要不要戰爭的問題,而是面對巨大的人口壓力,如果大宋不進行戰爭,遲早要不攻自潰。

“吐蕃已經平定,朕認為是時候進行進攻大理,徹底完成南下大迂迴戰絕。”趙煦意氣風發道。

“官家三思!此刻絕非是攻打大理之事。”

“大宋已經連續對戰遼夏,青塘吐蕃四國,大理之事還請暫緩一二。”

…………………………

出乎意料的是當朝三位宰相和滿朝百官都紛紛勸阻,認為此刻不是進攻大理之時。

“這是為何?大理高家以臣竊君權,乃是亂臣賊子,朕此刻出兵大理師出有名,定然讓大理一戰而下。”趙煦意氣風發道。

趙煦年輕氣盛,如今大宋國力強盛,對於開疆擴土極為熱衷。

範純禮勸說道:“所謂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難,當初大宋攻佔青塘,就引來了一眾吐蕃部落的反叛,根本無法立足,大宋調過去三萬廂兵作為建設兵團,這才堪堪穩住局勢,而如今吐蕃的地域更勝青塘數倍,而且剛剛征服,若是再貿然進軍恐怕後方生變呀!”

範純禮所擔憂的不無道理,大宋剛剛征服吐蕃,吐蕃人心定然不定,若是攻打大理不利,恐怕會讓現在的大好局面毀於一旦。

蘇頌也點了點頭道:“微臣認為,攻打大理並不用急於一時,不若再往吐蕃高原調集數萬廂兵,徹底穩定局面,再對大理徐徐圖謀也不晚。”

趙煦眉頭一皺,看向最後的章惇道:“章相公也是同樣的意思?”

章惇拱手道:“欲速則不達,大宋已經在兩年間連續攻佔青塘和吐蕃,兩地地勢險惡,路途遙遠,若是一著不慎,滿盤皆輸,微臣建議官家還是穩紮穩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