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祥瑞:吐蕃大捷

一時之間,三位宰相意見一致,全部都不同意趙煦攻打大理之策。

趙煦見狀,不由一陣氣餒,他雖然滿懷壯志,但是當朝三位宰相都認為需要穩紮穩打,他也只能從善如流。

“若是吐蕃以最快的速度穩定下來,那是不是就可以繼續大迂迴戰略

忽然,一個突兀的聲音響起,頓時吸引所有人的注意。

“範正!”

三位宰相忽然一頓,紛紛聽出了範正的聲音。

趙煦聞言更是眼睛一亮,他根本沒有想到在當朝三位宰相都反對的情況下,竟然是範正主動支持於他。

“逆子,國之大事又豈能有捷徑可走!若無多年教化,吐蕃百姓又豈能對大宋歸心。”範純禮臉色一變,頓時明白範正又要出邪方了,當下連忙怒斥道。

範純禮擔心範正年輕氣盛,為了急於求成而亂出邪方,吐蕃青塘本就不穩,若是輕敵冒進,恐怕會將大宋大好局面毀於一旦。

蘇頌也是眉頭一皺,範正乃是成名已久的醫者,他不相信範正不明白,治大國如烹小鮮,尤其是剛剛征服的土地,只能懷柔徐徐圖之,再說官家和範正都很年輕,擁有大把時間,他不明白範正為何如此著急。

範正心中一嘆,他又何嘗不知道自己太過心急,然而按照歷史的進程趙煦還有兩年的時光,歷史上的青塘就是已經被大宋已經佔領,卻因為趙煦突然突然離世,大宋朝堂不穩,最終捨棄了大宋最後一塊養馬地,從此大宋失去了振興的唯一機會。

而如今範正並不確定歷史是否會重演,而他卻要未雨綢繆,必須要趁著趙煦建在,又滿腔熱血抱負之下,儘快儘可能的協助完成大業,如此哪怕最壞的情況出現,依舊能夠為大宋保留元氣。

當然這種情況,他根本無法對其他人明說,只能用任由他人誤解是年少輕狂。

範正鄭重道:“範某想要快速平定吐蕃,並非為了迎合官家,有了青塘不穩的前車之鑑,而是大宋必須要有一種快速平定地方的方法,畢竟潛移默化耗費的時間太長了。大宋除了青塘吐蕃,還要有大理,西夏,遼國需要征服,若是每一個都需要耗費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官家恐怕有生之年也完不成一統天下的大業。”

趙煦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他乃是年輕人,自然希望一鼓作氣,一舉完成大業,而不是每滅一國,需要數年的修養。

“而且所謂大迂迴戰略,雖然是針對數個國家,而實際上則是一場戰爭,若是打打停停,再穩定後方,恐怕早就貽誤戰機,微臣聽說高升泰身體不好,這幾年費重金請大宋醫者醫治,更是不惜重金求購千年人參續命,若是再耽誤一年半載,高升泰恐怕就要昇天了,到時候,其還位於段氏,或者高家敗落,大宋在出兵,已經是師出無名了。”範正攤攤手道。

高升泰為了續命,不惜代價求購千年人參和名醫,醫家沒少從高升泰手中賺錢。

趙煦微微點頭道:“大宋在大理的間諜密報,高升泰活著還可以震懾局面,卻擔心其死後,自己的兒子無力控制局面,給高家帶來滅門之禍,的確有死後還位於段氏的想法,想繼續躲在幕後,操控大理。”

三位宰相不禁眉頭一皺,範正雖然激進,但是不無道理,大迂迴戰略乃是一場戰爭,若是打打停停,再瞻前顧後,恐怕早就貽誤了戰機。

而且正如範正所說,大迂迴戰絕除了南下之外,還有北上,需要平定數個國家,都用數年來穩固,那未免太過於耗時。

“話雖如此,我大宋畢竟剛剛佔領吐蕃,殺了不少吐蕃將士,如此血仇,又豈能輕易讓其歸心,當然若是範太丞有良方,能夠將吐蕃快速歸心,那自然再好不過。”章惇冷笑道。

他雖然不明白範正為何會如此急迫,然而範正就算有邪方,對於吐蕃來說定然是一劑猛藥,成則大宋獲利,若是不成,正好可以讓範正灰頭土臉。

範正冷笑道:“大宋和吐蕃百姓的確是剛剛新添仇恨,然而世間並非沒有超越仇恨之法。”

“超越仇恨之法?”

趙煦不由目瞪口呆,如今的大宋剛剛征服吐蕃,溪巴溫父子屍骨未寒,怎麼可能讓吐蕃百姓放下仇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