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018 番僧和鐘錶

  明朝的官僚、地主階級倒是具備這些條件,且學問高深者眾多,他們為啥不去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呢?同樣是環境不允許。

  別看他們手裡有權有錢,可是稍有鬆懈立馬就會被更大的權勢吞沒。政治鬥爭的失敗往往標誌著一家一族的興亡,也就一時一刻不能停止爭奪。先和皇權爭再和同僚爭,生命不息鬥爭不止,永遠沒頭。

  從本質上講明朝的百姓和官僚地主全處於同一種環境中,那就是商鞅所發明的理論。通過各種辦法讓人們時刻處於疲於奔命的狀態,減少思考時間,然後皇權就容易鞏固了。

  很顯然,商鞅這套東西在當時有效,就像王安石和張居正的變革一樣,能在短時間內改變現狀。可一旦時間拉長弊端就越來越顯著,鬥爭過於激烈,連皇權也被捲了進去,大家一起鬥吧,沒完沒了。

  改朝換代並阻止不了此類情況的循環往復,縱觀中華文明幾千年,開國之君通常可以依靠個人能力壓制副作用,但越往後越壓不住。一旦某位繼任者能力不足立馬就會崩盤,不可收拾。

  也不是沒人試圖改變,可文化這個東西平時摸不著看不見,一旦形成體系就非常執拗,輕易不會變,且出了問題無法自愈。

  那有沒有辦法讓惡性循環停下來呢,洪濤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前幾次穿越他變著花樣折騰過,結果都不太滿意,早就煩了,不想再嘗試。

  但樹欲靜而風不止,這輩子變成了窩囊太子和短命皇帝,不繼續折騰就得任憑別人騎在自己腦袋上拉屎,還是稀的。能嗎?當然不能!別說稀的,乾的也不成!

  從這一點講,操控洪濤一遍遍穿越的那些玩意,在把控人性方面確實已經爐火純青了。分寸拿捏得非常準,就知道洪濤忍不住,還非要留一絲活路,然後悄悄在邊上看熱鬧。就像人類看蛐蛐打架,說不定還掛了賭注。

  現在只有兩個選擇,要不和遠超人類文明的未知事物鬥,要不和眼下這些明朝皇帝、大臣,包括周邊的國家勢力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