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093 遼東李家2

  只可惜張居正命不長,五十多歲就撒手人寰,而李成梁當初和張居正配合的太默契了,留給別人的印象太深了,一時間想轉換門庭都沒人樂意要,得罪人太多!萬曆十九年李成梁被一擼到底,只留下個寧遠伯的爵位。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李成梁不當總兵了,可遼東鐵騎的控制權依舊掌握在李家手裡。這支精銳的騎兵部隊名義上是帝國邊軍,實際上就是李家的私軍。

  自打李成梁下臺,遼東地區的軍隊好像就不會打仗了,十年間換了八位主帥依舊沒有絲毫起色。反倒是努爾哈赤率領的部族武裝逐漸增強了勢力,不光統一了建州女真各部,還要把東海女真、海西女真各部族全都納入囊中。

  這其中到底有沒有李成梁的安排,兵部、五軍都督府、錦衣衛和東廠都沒有相關資料可查。但以洪濤的賊心眼,還是比較認可有的。

  畢竟努爾哈赤和李成梁淵源頗深,在任的時候是李家手下第一打手,剛剛離任立馬就不聽招呼了,對遼東駐軍的態度也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從友軍直接變成了敵對。

  本著誰受益誰可疑的原則,努爾哈赤和建州女真的異軍突起肯定和李成梁有關。當然了,也肯定和大明帝國朝廷的短視、無能有關。

  歷史上的梟雄、奸雄、英雄都是這樣起家的,除了個人努力和貴人相助之外,必須百分百依靠至少一個時代大變故。老話說的好,時勢造英雄,沒有時勢,就像沒有風,再好的風箏也飛不起來。

  後面的事情就更有意思了,在洪濤被冊封太子那一年,遼東局面有點要崩的意思,誰去了都不好使。萬曆皇帝沒轍了,只能聽取沈一貫的建議重新啟用李成梁,這一年李成梁七十六歲……

  老李果然是有把刷子的,赴任之後很快穩住了局面,就這樣又過了五年。但從去年底開始,李成梁突然建議朝廷放棄寬甸六堡,把兵力收縮回來。

  理由聽上去比較充分,首先就是寬甸六堡距離遼陽等軍事重鎮比較遠,其次是建州女真勢力越來越大,兵去多了後勤補給跟不上,兵去少了又頂不住攻擊。

  與其眼睜睜看著力所不逮,不如主動收縮防線減少消耗,再把當地幾萬戶移民內遷來個堅壁清野,不讓有可能西侵女真人佔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