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135 天下烏鴉一般黑

  這麼講的話,東林黨應該屬於背叛了階級、立志改變舊傳統、大力革新的積極因素,閹黨和皇帝才是逆歷史潮流而動的保守勢力。按照後世大部人的習慣思維,前者是好人,後者是壞蛋!

  但事實上並不如此,東林黨不是好人,閹黨也不是壞人,他們本質上全是一種人,天下熙熙皆為利來的那種人。

  無論東林黨還是閹黨,包括皇帝在內,你來我往、你死我活的鬥得頭破血流不死不休,爭的不是誰的治國理念先進,而是誰能掌握權力,然後為自己、家族牟利。

  其實這種爭奪自古以來在歷朝歷代裡都有,激烈程度也不見得低多少,為啥唯獨東林黨和皇帝閹黨最被後人所津津樂道呢。

  原因只有一個,他們爭權奪利的時間點不對。如果暫時放下成見一致對外,哪怕只是面和心不和,別在外敵環伺、內部不穩的情況下不管不顧瞎折騰,大明帝國滅亡的責任就不會大部分扣在他們腦袋上。

  準確的講東林黨不是清流,而是官僚資本代言人。與皇帝和閹黨相比,他們對國家的危害更大,甚至連臭名昭著的資本家也無法望其項背。

  為了保住所謂的既得利益,這些官二代和富二代可以無視一切法律道德,更不管國家民族興衰,只要自己合適就成。

  後世裡也有這種人,還不少,比如玩金融資本的、玩房地產的、玩虛擬經濟的。這些領域小商小販基本擠不進去,普通資本家同樣沒戲,能得到入場券的必須加個前綴,官僚!

  單純的資本家並不是貶義詞,剝削也不是貶義詞,只要是商業社會存在就離不開這個階層,總體還是推動社會向前發展的主力。

  但只要加上官僚當前綴,所有正面屬性立馬清零並接近負無限,剩下的全是人性中的惡,哪怕偶爾無意中幹了件好事,其結果也必定是壞的。

  歷史書上為啥把閹黨說成壞蛋,東林黨人反倒成了六君子、八君子呢?難道歷史書撒謊了?這個問題更好解釋,借用一句後世的名言,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

  明史當然也是由清朝寫的,清朝的官員同樣也是利益集團和官僚資本,往明朝官員身上潑髒水等於是在詆譭他們自己的名聲和正確。為了維持統治,有些道理不能講得太明白,百姓們全通透了就不聽招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