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146 銀貴

  國內物資越來越豐富,生活水平隨之提高,文化科技水漲船高,促進工商也高速發展,吸引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以大明帝國為主導的貿易圈,形成正循環,最終讓國力迅速增強。

  可誰要是這麼預估會把褲衩子都賠光,現代經濟學規律源於資本主義,大明帝國頂多算官僚資本,別小看兩個字的差別,其核心與本質是截然不同的。

  面對如此多的貿易順差,大明帝國不僅沒有進入正循環,反而一步步走向了通貨緊縮。糧食價格近百年沒有明顯漲幅,內需持續萎靡不振。

  稍微看過幾本經濟學書籍就會知道,寧可通貨膨脹也不要緊縮。前者只是感冒,哪怕再重依舊是感冒;後者則是癌症,哪怕只是頭髮絲癌也非常要命。

  為什麼會這樣呢?洪濤利用腦子裡二手再二手的經濟學知識,配合各部門的存檔資料,經過兩年多的仔細核對,最終得出個非常怪異的結論,銀貴!

  糧食之類的基本生活物資之所以近百年不漲價,不是物質極大豐富,而是白銀一直在悄悄漲價,反過來襯托得市場流通商品沒漲價。

  這個結論剛開始洪濤都不敢認可,古人曰物以稀為貴,每年從海外輸入那麼多白銀,國內的銀價應該下跌才對,怎麼可能上漲呢?但事實就擺在面前,不想承認也得承認,大明帝國居然缺銀子!

  銀子不像大米,吃到肚子里拉出來就不能用了,想更多就得等下一季莊稼豐收。這種貴金屬誰也不會沒事兒扔著玩,即便扔了也該有人撿回來才對,怎麼可能越多越缺呢?難道是貿易順差額算錯了,大明帝國一直都是逆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