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161 輿論武器2

  至此陳炬算是徹底明白了,有了報紙助力,原本都在暗中使勁的朝堂派系,豈有不借機攻擊政敵的理由。只要有一個人這麼幹了,很快會引發連鎖反應。

  其結果就是朝野上下濁浪翻滾、醜聞滿天、指責聲不停、喝罵聲不斷,誰也無法置身事外。而皇帝反倒要輕鬆一些,可以穩坐釣魚臺,以旁觀者和裁決者的身份,以靜制動了。

  這種套路歷史上很多位皇帝都用過,但用得都沒這麼巧妙、這麼徹底。到底能不能成功不知道,但自己該起到什麼作用必須特別清楚。啥也別說了,皇帝一聲令下就得衝鋒,這是太監的宿命,也是責任。

  “又錯了,你不要親自出面,交給王安去做。也不要找葉大學士出面,該找的是翁大學士。”皇帝又一次出聲攔阻,邊說邊擠眼睛,嘴角露出一絲微笑。

  “……萬歲爺聖明!”陳矩遲疑片刻才恍然大悟,行禮之後離開了冬暖閣。外面驕陽似火,他卻遍體生寒。https:/

  僅僅四年多,年輕的皇帝就有了翻天覆地大變化,變得洞察人心、通曉世故、心狠手辣,必須是真龍天子!可做為凡人,整天伴在一條龍身邊好像更危險,龍同樣會吃人,且比虎吃的更多。

  三日後,《半月談》終於到了發行日,不出所料,上面果然對南京內守備和神宮監掌印被彈劾一案發表了看法。雖然比《東林旬講》晚了一旬,還需要花錢購買,閱讀者卻比免費發放的《東林旬講》更多,擴散速度也更快。

  這就叫先入為主,經過一年多的鋪墊,只要提起報紙兩個字,絕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通州馬經綸和他的《半月談》。

  看報已經成了很多人的習慣,每個月的初一和十五要是沒買到就像是少了點什麼。閒暇無事的時候若是手邊沒有張報紙打發時光,比少吃頓飯還難受。

  《東林旬講》想追趕或者超越,要多付出幾倍努力才有可能。可是把兩份報紙放在一起就會發現,任重而道遠吶!

  除了紙張質量上更勝一籌之外,《東林旬講》在字體清晰度、內容豐富程度、排版合理性等方面都要比《半月談》遜色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