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161 輿論武器2

  而紙張質量和報紙成本嚴重掛鉤,發行時間越長、覆蓋地域越廣,成本優勢就越明顯,也越制約報紙的成長勢頭。

  再看看內容,人們就更感興趣了。幾天前被《東林旬講》批得體無完膚的南京守備宦官,現在突然又顯得不那麼可憎了,因為比他們更可憎的人出現了。

  宦官們揮霍的都是朝廷的錢,即便不揮霍也到不了百姓手裡。可這些傢伙坑的全是農戶、工匠和商人,那些銀子可是實打實從自己兜裡掏出去的,真疼啊!

  和民間的反應截然不同,當朝臣們看到《半月談》之後立馬就不樂意了,紛紛以各種理由上疏要求皇帝下旨查辦,規模一點不比當初的妖書案小。

  按說這種事在體制內已經屬於預定成俗的潛規則了,即便被同僚當面指責也不會有什麼太大反應,大家全不怎麼幹淨,除了鬥爭失敗的時候會被拿來落井下石,通常不會因此而揹負任何道義上的責任。

  可潛規則畢竟不是規則,重點信息就在這個潛字上面。當不能潛到公眾視線之外時,很多事基本就等於醜聞。個人名聲一旦臭了,仕途也就跟著完蛋了。為了身家性命和榮華富貴,必須動真火。

  至於報紙上說的是不是實話,是否對國家有利,很少有人會去想。家天下、家天下,家都不好了還要天下有何用?國家是皇帝家的,又不是大臣家的,國家好不好是皇帝需要操心的事情,大臣只管顧好自己家就成了。

  那該怎麼讓《半月談》閉嘴呢?馬經綸可是當過京官的,想找幾個衙役過去直接砸場子肯定不成。而且馬經綸是兩廣總督李贄的好友,在通州也算富貴之家,僅靠盤外招顯然搞不定。

  於是一股針對報紙的風潮逐漸在朝堂間形成了,且愈刮愈烈,矛頭除了指向《半月談》編撰馬經綸,還隱隱帶上了兩廣總督李贄。言下之意兩人很可能是同謀,甚至馬經綸所為皆是李贄指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