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175 無奈的決定

  洪濤本來沒想這麼快下手,預計怎麼也得等上兩三年,再趕上個幾十年、上百年不遇的大災做契機,才好把戲份做足,坑挖得更深,最終來個一網打盡。

  不承想自己有耐心等,旁人卻有點等不及了。這樣也好,先給他們個深刻的教訓,順便再撈一把回來,正好派到別的用場上去。啥叫剛想瞌睡就有人遞枕頭?前幾天還在為某個大工程憂慮錢糧不足,這不,巴巴的送上門來了!

  “萬歲爺,如此一來災民們該如何是好?”

  王安是知道這個計劃的,且一直負責監控各方動作,聽聞皇帝要收網了,既為遇到了一位聰明主人高興,也有些憂慮。皇帝和大臣博弈,可最終倒黴的還是百姓。

  “……兩害相較取其輕,朕現在只能顧得將來,救不了當下。通知袁可立和李贄,此舉只能成功不能失敗,做事一定要小心謹慎,臣不密則失身!”https:/

  為什麼每個朝代裡都有大臣因為勸誡皇帝而被砍頭、抄家、罷官、流放呢?看看此時的王安就明白了。皇帝也不是神,在很多時候必須有取捨,被捨棄的往往都是百姓。

  可有人非要抓住這一點做文章,還公開提出來打臉,不被針對才怪。這就是人治的副作用,一切對錯沒有固定標準,完全靠掌握權力的人自行決定。

  說你對,不對也對;說你錯,沒錯也錯;還別不服氣,讓誰幹這個差事最終都是同樣的結果,除非不是人,或者刻意摒棄人類該有的七情六慾。

  巧了,洪濤來回來去穿梭在各個時間段之間,從屬性上講基本上已經不算人類了,再經歷過各個階層的磨礪,七情六慾已經十不存一,還願意設身處地分析所有人的初衷,王安的腦袋才得以保住。

  “你們這群殺才,就該像太祖那樣剝皮萱草、抽腸涮肉、死有餘辜!”

  皇帝說的確實有道理,王安一想起要有成千上萬災民因為官員們的搗亂而被餓死,心中就有股無名火蹭蹭升騰,剛離開北校場就開罵了。

  他是雄縣人,那也是個河流密佈經常鬧水患的地方。當年如果不是家裡遭了災,為了活命被賣到京城,現在沒準都當爺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