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282 該攻還是該守

  能管多大用先放一邊,只要堅持不懈的說,再加上看得見摸得著的好處,肯定會有部分人去主動思考為什麼。只要肯動腦子想了,自己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萬歲爺,王公公來了。”聽到外面有人低聲交談,王承恩馬上停止了詢問,一溜小跑出去了,片刻又跑了回來。

  “萬歲爺,昨日兵部收到山海關總兵杜松的奏報,說是北虜和建虜在大淩河堡和松山堡一帶打起來了。佔據了寧遠衛和廣寧前衛的北虜大部分前往馳援,營寨空虛,詢問是否該出兵兩面夾擊。”來的是王安,手裡拿著幾份公文。

  “大學士和兵部是什麼意思?”接過奏本簡單翻了翻,內容和王安所說一般無二,暫且放在一邊,先聽聽朝臣們的建議。

  “可有意思了,這次兵部裡面分成了三派。尚書王象乾和右侍郎熊廷弼主張按兵不動,坐山觀虎鬥,收漁翁之利;左侍郎王在晉和武庫司郎中王家楨主張出兵從背後夾擊,一舉擊潰北虜主力,可保山海關北翼幾年安穩。大學士們暫時還沒拿出定論,這才遣奴婢來問萬歲爺的意思。”

  說起內閣和兵部的反應,王安忍不住露出一絲竊笑。以往如果出現此種狀況兵部肯定會先在內部商量一番,拿出意見之後再去和內閣討論。等把大致章程都商量好了,才會報與皇帝知曉,說是請示,更像通知。

  自打皇帝借謀反案把內閣和六部都清理過一遍之後,以前能抱著團和皇帝對抗的文官集團立馬顯出了頹勢,居然連個統一意見都拿不出來,人人都要爭著表現,這種局面當然是對皇帝最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