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311 分贓

  其次之後的安排也很合適,沒有直接把人帶入京城逼著皇帝首肯。這就是會做人和會做屬下,做事的時候會考慮領導的感受,不肆意妄為。

  最後就是價值了,光靠嘴說沒用,想讓領導點頭得拿出點乾貨,比如這個小本子。如果真有價值,不用推薦也會得到重用,要是沒價值,即便因為下屬情面勉強不殺也不會有什麼好待遇,保不齊用過之後就給扔了。

  “這是他親筆所寫?”打開記事本的頭一頁,還沒仔細看內容洪濤就有問題了。

  在海軍裡能親筆給皇帝寫奏章的只有幾個人,比如袁可立和參謀們。但字體肯定不是他們的,用的卻又是明朝公文的臺閣體,還寫的挺好。

  “正是,此人不光漢語說的好,還能寫一筆流利的漢字,雖算不得奇才卻也難得。”袁可立說的挺謙虛,但表情卻出賣了內心,很顯然,他對阮香江的字很認可。

  “是啊,朕還不如一個番邦之人,慚愧慚愧。”有道是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寫字,多少輩子了一直是洪濤永遠的痛。

  無論用硬筆、水筆還是毛筆,皆是下下的水平,僅比蒙學的孩童強點。蹴鞠隊的小太監們進內書堂學習一年之後,絕大部分都會超越。在宮裡,閉口不聊寫字是第一潛規則,只可惜袁可立並不知道,犯了大忌。

  “萬歲爺學的是大道,區區雕蟲小技只是不願非不能也!”一聽見皇帝自嘲字體太爛,王承恩趕忙插話。

  “禮卿啊,看到沒,朕身邊的內官與你毫無瓜葛,卻也願為你分擔。”洪濤撇了撇嘴,本來就是隨口一提,沒想到讓手下人多心了。

  “臣惶恐……”饒是袁可立深諳官場規則,內心還有些驕傲,此時也有點麻爪了,鼻尖上滲出了一層細密的汗珠。

  無意中貶損了皇帝的字倒不是太大的罪過,這位皇帝別看年輕,心胸還是夠寬的,不光不會用日常中的小節治罪下屬,還多次明確表示很反感這種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