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337 會算賬的才是好官

  再打個比方,假如我朝與安南或者呂宋開戰,需要大量軍糧,而湖廣和江浙正好遭災,糧草供應不上,又該如何?王愛卿,你是兵部侍郎,這個問題伱來答最合適。”

  見到此種場面洪濤還得趕緊解釋,不是要抓貪腐,別緊張。就這樣依舊沒人敢吱聲,那就只能點名了,真像哄孩子似的。

  “……臣以為仿照陛下賑災之舉,由南洋諸國購買大米,怕是要比從北方調糧更為便利節省。”王象乾只能硬著頭皮起身行禮,好在認真聽講了,肚子裡也不全是草包,答案還是挺靠譜的。

  “王愛卿的辦法對也不對!從南洋諸國購買大米確實要比從北方運糧方便,但如果處在戰時,價格上就沒這麼便宜了。不管是讓海商代辦還是交給佛郎機人代買,他們肯定會趁機抬價。

  就算大明海商都是忠君愛國之輩,佛郎機人也被聖人教化所感悟,一文錢不賺白幫忙,短時間內收購大量糧食依舊會讓當地的米價飆升。要的越急、買的越多,價格越高。

  屆時會是個什麼狀況呢?本來打算用10萬兩白銀購買20萬石大米,可是米價上漲了兩倍,從5錢銀子一石變成了1兩5錢銀子一石,想得到20萬石大米就得付出30萬兩白銀。

  看到沒有,大米依舊是大米,一口都不多,可銀子卻不值錢了,貶值了整整兩倍。這時候朝廷手裡的銀子就等於縮減了兩倍,如果遇到戰事不利或者趕上災荒,事先沒有想到這一層就會出大麻煩,又該如何應對?”

  王象乾能做到邯鄲學步,也試著把眼光瞄向周邊國家,這就叫思想的改變,洪濤很欣慰。不過光做到這一點還不夠,尤其是做為政策決策者遠遠不夠,必須再多看出一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