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470 塞王

  但也不能光聽別人介紹,必要的基礎還得靠自己看,否則朱國祚來了也沒啥用。這些大儒們自視很高,不願意和水平太低的人探討問題,哪怕是皇帝。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面臨著一個問題,兵權該怎麼辦?全攥在自己手裡不成,因為當時蒙元政權還在,北方時不常就得用兵,一個人真忙不過來。

  交給將領也不成,他是個標準的能共苦不能同甘的性格,一起造反打天下的老哥們老夥計老部下,看誰都像反賊,總覺得有人要搶老朱家的寶座。

  思來想去,沒轍,只能採取被歷史無數次證明過很愚蠢的辦法,分封,把軍權分給兒子們。估計老朱是這麼想的,反正怎麼弄也沒法保證不篡位,既然如此,肥水不流外人田,讓兒子篡位總比讓外人強。

  至於說如此安排會給國家、民族帶來多少負面影響,他應該不是一點都不想,很可能是根本想不到那麼長遠。但在後世,這種極端自私自利的行為,愣是被解讀成天子守國門,真是神奇。

  從洪武三年開始,朱元璋把二十四個兒子和一個侄孫分封到了全國,次子秦王、三子晉王、四子燕王、十三子代王、十四子肅王、十五子遼王、十六子慶王、十七子寧王、十九子谷王這九個“塞王”權力極大,可以經常奉命出外作戰或巡閱邊疆。

  永樂十五年,谷王被廢除國;隆慶二年,遼王被廢除國;正德十四年,寧王被廢除國;再加上燕王稱帝,明初分封的九家“塞王”此時只剩下肅王、慶王、代王三家了,秦王和晉王的封地準確講應該算二線,並不在邊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