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500 噴死一個

  試問誰當官不想有所作為,即便是貪官,在撈錢之餘也會時不時幻想著成為能臣。如果皇帝打算整頓吏治,自己第一個舉雙手雙腳支持。

  結果準備了半天,卻換來這麼個下場。雖說真沒參與舉子鬧事,甚至不知道有人在暗中推波助瀾,可大理寺卿是幹嘛的?啥都不知道就跟著別人一起給皇帝聯名上疏,這就叫嚴重失職,或者說是同謀,沒法辯解的。

  “朕如此做就是不想擴大影響,搞得人心惶惶。這兩年在朕和諸位的通力合作下,朝中剛剛平穩了些,若是再有大波瀾,豈不是全白努力了!

  參與策劃者罪不可恕,其他人就引以為戒吧,今後再遇到此類事也好有個借鑑。不要再說了,朕意已決。今日還有其它事要商議,此間已然夜深,抓緊些,最好不要熬到天明。”

  對於高攀龍這個人,經過幾年的觀察,洪濤還是比較認可的。不是工作能力,而是人品。他基本符合歷史書裡說的直臣標準,對個人要求很嚴格,不貪不腐還不怕死,敢於提出不同意見。即便想法不同,也屬於有理想有抱負的範疇。

  這種官員多一些肯定很煩,但沒有太大壞處。他們會像蒼蠅鍾愛糞堆一樣,無時無刻不關注著君王的一舉一動,只要有和他們認知不符的地方就會滔滔不絕的講出來。

  想讓他們閉嘴只有兩個辦法,第一是宰了,第二是趕走。但他們的存在並不是蒼蠅,而是鏡子,隨時隨刻讓君王看清楚自己的樣子,認清能吃幾碗乾飯,從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妄自尊大、自信心爆棚。

  找文字優美、辭藻華麗的吹捧者不難,找天天提意見、句句誅心的提醒者不容易。這類人要不就在邁入仕途時被大浪淘沙了,要不就是把君王說煩了、罵急眼了,一刀給砍了。不光不能趕走,還得重用,物以稀為貴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