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537 工廠和民風

  首先就是在官面上無可奈何,松江府臺見了袁可立都得俯首聽令,哪怕有再大的成見也只能上疏朝廷彈劾,當面半個不字也不能提。

  其次民間也是徒勞無功,造船廠自打建立之初就被荷槍實彈的海軍給嚴密看管了起來,距離一里之外就有崗哨盤查,凡是沒有造船廠腰牌的人一律不準靠近。船廠裡更有錦衣衛百戶駐紮,尋常老百姓真惹不起。

  但有人不信邪,組織了一百多號家丁和村民,打著破壞風水侵佔祖墳的名義試圖衝卡阻撓,結果當場就被穿著黑衣服的海軍士兵用火銃射殺了二十多人,剩下的立馬屁滾尿流四散奔逃。

  不等這些人去官府向父母官哭訴告狀,凶神惡煞般的錦衣衛就先登門了。凡是參與者全都抓起來送入縣衙大牢挨個審訊,若不是朝中有人向皇帝求情,全得按照暴民論處。

  但死罪可免,活罪難恕,從今往後造船廠的青菜、肉食就得由這幾家地主負責提供,具體是自己種還是從其它村子買管不著,按照數量定期送過去,該多少錢給多少錢,一次一結。

  自打那次之後就再也沒人敢打造船廠的主意了,但也絕不往前湊,即便造船廠在縣城裡貼出告示招募人手,應徵者也寥寥無幾。

  不過俗話說得好,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只要利益足夠多,人就有勇氣面對死亡。隨著造船廠一天天擴大規模,在廠區裡工作的人數也隨之越來越多。

  這麼多人聚集在一起,除了必要的食宿之外總得有點額外需求,比如說喝兩口、買點好吃的解解饞、聽聽戲什麼的。而這些需求都是廠區裡的食堂、學堂無法提供的。

  可是造船廠有錦衣衛和海軍士兵把守,不光外人不能隨意進入,內部的人也無法隨意外出,該怎麼解決工人們日益增長的正常需求與規則之間的矛盾呢?

  要不說袁可立是皇帝的第一寵臣呢,人家靠的真不是嘴皮子,而是實打實的辦事能力。這些小事兒在他眼中根本無需直達天聽,輕而易舉就給解決了,三個字,生活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