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不清 作品

591 鐵軌

  然後就悲劇了,一位皇帝、一位五品郎中、五位大匠,湊在屋子裡好一頓暢所欲言、各抒己見,連帶著王承恩和十多名御馬監勇士跟著一起熬夜。

  結果天亮了,李之藻和工匠們歡天喜地的拿著一大摞圖紙告退,就剩下皇帝和王承恩各自頂著一對兒熊貓眼,打著哈欠爬上馬背,按照原計劃繼續趕路。

  “記下來,待李之藻的孫子去了海戶司,讓張永齡好好操練,每天必須早中晚哭三次!他媽的,白白熬了一宿!”

  隊伍都已經過了灤河,洪濤被冷風一吹才清醒過來。合算自己被李之藻一說也犯了好大喜功的毛病,不顧現實條件想來個人定勝天。

  好在最終還是理智戰勝了人性,沒有讓研發鐵軌的項目強行上馬,否則還不知要往裡扔多少銀子,耗費多少工匠的寶貴時間。

  鐵軌沒造出來?肯定的,要是能造出來,當初就不會讓熊三拔用木軌代替了。從目前的材料到設備再到用途都不適合鐵軌的誕生,科學就是科學,大鍊鋼鐵年產千萬噸趕英超美的虧吃一次就夠了,不能在一個坑裡摔倒兩次。

  但是對於李之藻和工匠們來講這一宿卻很有收穫,在景陽皇帝的光芒指引下,一種L型的鑄造鐵軌圖紙新鮮出爐了。

  三尺三一根的長度,夠用了;灰口鑄鐵的材質,鑄造廠可以做到;只要經過試驗證明抗壓強度超過木軌那就是巨大的成功。

  啥?鑄鐵脆,那要看和誰比,經過熱處理還是能用的。鑄鐵貴?這倒是真的,但從保障煉焦廠、鍊鐵廠正常運轉的角度想又不算什麼了。畢竟是鐵不是鋼,以灤州鍊鐵廠的產量足矣供應。

  當然了,這種鑄鐵軌目前僅能用於礦山到廠區的三十多里運煤軌道,還有從廠區到碼頭的貨運軌道,距離太長了依舊吃不消,所以熊三拔的軌道公司只能繼續使用木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