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鍋鍋 作品

第十七章 吳琇瑩走神傷主、李惟儉內府看槍

馬車起行,嚴奉楨過問了幾句,見李惟儉果然無事,便吐槽道:“這榮國府規矩恁大,我來尋復生足足等了小半個時辰。”

李惟儉就道:“下次景文兄走兩府中間的私巷,那兒有一處角門,距我那小院兒不過二十幾步。”

嚴奉楨道:“那倒是便捷了……不說這些,今兒定要讓復生開開眼界,聽說內府新造了火銃,一百步內,指哪兒打哪兒!”

“哦?那倒是要好好瞧瞧。”

李惟儉嘴上說著,抬手挑開窗簾,正好瞧見東府的賈薔正與個虯髯漢子耳語著什麼,那漢子瞥見自己,連忙轉過頭去。

他心中也不甚在意,與嚴奉楨你來我往的分說著,過得一陣,卻見這馬車竟出了內城,朝著外城而去。

一問才知,內府武備院早些年就搬去了外城,如今就在先農壇左近的黑龍潭。

方才出了內城,車伕就道:“公子,可是不巧,正趕上關外來的套車,說不得得繞行一段兒了。”

李惟儉挑開簾櫳,就見八匹馬拉著的四輪大車綿延著看不到頭兒,隆隆有聲朝著這邊廂行來。

嚴奉楨就道:“眼看二月,這關外來的貢車怕是最後一趟了。”

李惟儉只看著那四輪大車若有所思。四輪馬車技術有了,絕對值得注意。

繞行了一陣,到得黑龍潭前,周遭方圓四里便是內府武備院。嚴奉楨當先跳下馬車,領著李惟儉熟門熟路在各個工坊轉了轉,李惟儉果然大開眼界。

因著京師缺水,這工坊裡的各類車床、鑽床,用的都是畜力。他親眼瞧見工匠將一根熟鐵管固定好,而後操作鑽床打磨內壁,不過小半個時辰,那槍管的內壁便打磨光滑了。

隨即又去了靶場,親眼見識了大順新造的火銃。看著與原本的燧發火銃一般不二,他親自上手觀量了一番,才發現槍管內壁刻三道筆直膛線,如此一來的確要比原先的滑膛燧發火銃精準許多。

其後有兵士開火測試,靶子距離百步,十發倒有六法上了靶。

李惟儉便想著,若膛線刻成螺旋的,彈丸在換個形制,豈不就是米涅步槍?

正思忖著,忽而就見一紅袍官員快步行來,瞥見嚴奉楨,遙遙招手道:“景文來了怎麼也不打聲招呼?本官還是聽了下面人說嘴才得知了。”

嚴奉楨就道:“我三日不來、五日必到,總不能次次都勞煩吳郎中吧?”

“嘖,這話就外道了。若讓恩師知道了,一準兒尋我的錯兒。”

說話間那吳郎中到得近前,便見其人大腹便便,生得極為富態,一張圓臉很是喜慶。嚴奉楨就介紹道:“這位是武備院郎中吳兆松,家父當日會試監考,算是吳郎中的座師。”

“見過吳郎中。”李惟儉笑著拱手問候。

嚴奉楨又介紹:“這是我知交好友,於實學一道極有研究,今次自金陵來京師應試秋闈,名李惟儉,字復生。”

那吳兆松眯眼笑道:“好啊,復生老弟儀表堂堂,又擅實學,來日必有一番作為。”

嚴奉楨推了推眼鏡就道:“新火銃瞧過了,本道是百步穿楊,如今卻是十中其六,中與不中還是看運氣。”

吳兆松賠笑道:“先說比照先前強多了,私下告訴景文一聲兒,今兒一早忠勇王爺將新火銃呈到了御前,聖人龍顏大悅,只待檢驗過後便準造三千杆。”

嚴奉楨嗤之以鼻,道:“我瞧著你還是琢磨著再改進一番吧。”

吳兆松一攤手:“我這郎中純屬趕鴨子上架,如何改進火銃更是兩眼一抹黑……嘿,不然景文給出出主意?”

嚴奉楨這會子哪兒來的主意,乾脆推到李惟儉身上:“還用我出主意?復生,你隨意出個主意,讓吳郎中好生開開眼界。”

吳兆松笑吟吟看向李惟儉,本道李惟儉會婉拒,不料,李惟儉卻道:“我方才思量了一番,還真有兩個小小建議。”

“啊?”嚴奉楨吃了一驚,隨即樂了:“你還真有啊!”

注一:紅樓夢裡的太醫,看了幾篇分析文章,個人更傾向於是對賈府供奉大夫的尊稱,而並非真正的太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