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鍋鍋 作品

第二百四十四章 敕造竟陵伯府

轉過天來,李惟儉興沖沖提了一模一樣的賀禮跑去了忠勇王府。

太監陳福親迎出來,見了李惟儉便笑道:“李爵爺可是有些日子沒來了,王爺早前可是念叨了好幾回啊。”

李惟儉笑道:“年前才到了武備院,樁樁件件如今方才理出個頭緒來,這不一得了空兒就來叨擾王爺了嗎?”

陳福哈哈大笑,引著李惟儉入得書房裡,又打發丫鬟送上茶水。過得好半晌,忠勇王才一身便服負手而來。

李惟儉起身相迎,忠勇王大馬金刀落座,掃量幾眼才道:“捨得來了?”

李惟儉訕笑:“這不先前被聖人敲打了嘛。”

忠勇王頓時笑道:“沒聽說你李復生與賈家鬧騰起來啊?”

“這不是還有老太太壓著嘛,下頭賈家子弟可沒少說怪話兒。”

“坐吧。”

二人算是過命的交情,言談自是隨意。李惟儉略略說過幾句,隨即打開包袱來:“王爺請看,下官可是造了個好物件兒。”

“哦?”

忠勇王湊近觀量,卻見不過是個玻璃罩子的黃銅燈。正納罕間,眼見李惟儉打開罩子,將棉網罩上,又將茶水放入小壺,重新裝置好,略略擰動閥門,內中便發出吱吱響動,隱隱有臭味兒傳來。

忠勇王正蹙眉不已,就見李惟儉拿出個火摺子來,湊近點燃,隨即擰動閥門調節,轉眼那黃銅燈便明亮起來。

再嗅嗅,卻連那臭味兒也寡淡了。

“這燈明亮,可有什麼說道?”

李惟儉笑道:“回王爺,此為電石燈。”

電石燈,瓦斯燈,嘎斯燈,說的都是一樣東西。滴漏裝水,緩緩滴在碳化鈣上,碳化鈣遇水反應生成乙炔可燃氣體,點燃後就成了明燈。

這玩意技術含量不高,李惟儉卻如獲至寶。蓋因此前不論是機械廠還是武備院,夜裡趕工蠟燭不夠明亮,就只能用鯨油燈!鯨油是什麼價錢?四下點上一晚,幾十、上百兩銀子就沒了。

核算成本,還不如夜裡停工,翌日清早再將各處鍋爐、反射爐重新熱起來呢。

李惟儉為此煩惱了許久,奈何中國貧油,幾處大油田也不是現在的技術就能開發的,那會子他都開始琢磨從文萊進口石油提煉煤油了。

趕巧去歲李惟儉便請忠勇王下令四下蒐羅礦石,李惟儉無意中瞧見了電石礦,這才恍然。

如今技術開採不了石油,但開採電石礦沒問題啊!恰巧他前世處置集團事務時,親手關停了山西兩家電石廠。

那會子電石都是用電弧爐加熱焦炭與生石灰來生成,如今李惟儉還在設計轉爐,人造電石就甭琢磨了,但他依稀記得山西境內便有兩處電石礦。

略略回憶起位置來,趕忙託付曹允升去找尋,數日見曹東家果然尋了兩車電石礦回來。這才有瞭如今的電石燈。

“電石燈?”忠勇王蹙眉道:“名字不好記,我看不如直接叫電燈。”

李惟儉:“……”

忠勇王觀量了須臾,頷首道:“這燈不錯,一盞就頂得上十幾根蠟燭了。”

李惟儉便道:“王爺明鑑,此燈不愁銷路,尤其各處廠礦,急需此物用於夜間照明。”

就見忠勇王樂呵呵一擺手:“李財神說不愁銷路,本王還有何不信的?直說吧,內府須得投多少銀子?”

“有個一二萬足以。”

忠勇王面上一僵,問道:“如此,每歲能得多少出息?能不能發行股子?”

李惟儉頓時哭笑不得,道:“王爺啊,這燈實在沒什麼難得,難就難在電石礦難尋。”

忠勇王思忖道:“如此,不如本王奏明聖人,不許民間開採電石礦?”

果然,忠勇王已然領悟了唯有獨門生意最賺錢啊。李惟儉好一番勸說,這才勉強打消了忠勇王的心思。

二人重新落座,忠勇王又審視李惟儉一番,這才說道:“昨兒本王入宮還與聖人說的,李復生被聖人嚇得連本王都不敢見了。”

“慚愧。”

忠勇王點撥道:“不過略略敲打,當日與小策零搏殺的膽子呢?不過往後再不可胡亂妄測聖意,不然本王說不得上門抽你幾鞭子。好好兒的李財神不做,做什麼倖進小人?”

“是,往後再也不會了。”

見李惟儉果然不再將此事放在心上,忠勇王便轉而說起了軍中事務。那東風火箭大批列裝京營,幾年下來,熟稔火炮性能的官佐也陸續培養出來,忠勇王有心提兵再次西征,一舉踏平準噶爾。

奈何因著青海一役,聖人實在怕這個親弟弟死在外頭,無論如何也不應允。如今業已召回大將軍嶽鍾琪,有心以嶽鍾琪為帥,待秋後與馮唐一道征伐準噶爾。

忠勇王道:“蒙兀人果然不能信,先前喀爾喀與準噶爾打生打死,錯非我大順庇護,哪裡還有喀爾喀?如今眼見準噶爾勢頹,喀爾喀又生出首鼠兩端之心,真真兒是可恨!”

李惟儉思忖道:“此不過小事,如今大勢在我,準噶爾形同冢中枯骨,喀爾喀再有心思,也不過是陽奉陰違罷了。且臣日前為使鹿部弄出了一套毛紡設備,待來日鋪展開來,蒙兀與我大順捆在一處,便是各家王爺生出異心,下頭人也不敢與我大順反目。如此行羈縻之策,有個幾十年,大順便能在草原推行改土歸流。”

“哦?還有此事?”忠勇王大驚,追問連連。

李惟儉便將毛紡事宜一併說將出來。忠勇王聽罷細細思忖良久,尋思半晌也不曾尋出內中錯漏來。

李惟儉自是信心滿滿,這經濟脫鉤又豈是容易的?莫說是什麼都不懂的蒙兀王爺,便是老美不也把自己個兒折騰了個欲仙欲死,到最後也沒脫成嗎?

好半晌,忠勇王一拍桌案:“著啊!不費一兵一卒,復生此策甚為精妙!哎呀,不成,本王須得進宮奏明聖人。”說話間霍然起身:“如此,便不多留復生了。”

李惟儉一怔,隨即起身拱手道:“王爺自去便是,如此,下官先行回府了。”

“嗯,陳福代本王送送復生。”

當下太監陳福恭恭敬敬將李惟儉送將出來,臨出門兒前,李惟儉心下實在納罕,禁不住問道:“王爺……這幾日可是身子不爽利?”

“倒是陰天時大腿有些瘙癢難耐。”

李惟儉頷首,自以為因著這般,忠勇王方才沒留他在王府用飯,旋即告辭而去。他卻不曾瞧見,陳福衝著其背影搖頭笑了好半晌。

卻是因著郡主李夢卿年歲漸長,前些時候與次妃一道兒入宮,吳貴妃便提及了婚事。次妃轉頭兒回來與忠勇王提及此時,隨即點算各家子弟,算來算去竟無一人比得上李惟儉。

因此遞了話兒,說不妨將夢卿許給李復生。

忠勇王當即就惱了,連夜抱了被子去了旁處,又好些時日沒給次妃好臉色。如今方才緩和了,李惟儉就送上門兒來……以忠勇王的性子,沒給這位竟陵伯難堪已是不易,還想著在王府用飯?呵,再多留一會子說不得王爺就翻臉了!

這日回返家中,用晚飯時傅秋芳就道:“老爺,如今那府邸修葺一新,擇日便能搬進去了。”

李惟儉訝然:“這般快?”

紅玉就笑道:“咱們銀錢使得足,又開出了賞賜,可不就快了許多?”

傅秋芳又道:“各處匾額請了名家來題,俱已造好。”

李惟儉笑著瞥了傅秋芳一眼,調笑道:“秋芳怕是等不及搬進去了吧?”

傅秋芳略略噘嘴不言。她自是有輔佐夫君平步青雲之心,奈何還不等她輔佐,李惟儉便好似竄天猴一般竄了起來!方才十六歲,已是二等伯了,如今又領銜武備院。

偶爾與一應孺人、安人往來,無人不豔羨傅秋芳走運。都道李惟儉其勢已成,只消厚積薄發積攢人望,若有心二十年後定會宣麻拜相。

如今傅秋芳別無所求,只恨這宅邸太過逼仄,實在與老爺李惟儉的位份不配。因是這些時日極為上心,開出賞格來,一個勁兒地敦促匠人們加緊修葺。

眼見傅秋芳罕見嬌嗔,李惟儉便笑道:“既如此,選個黃道吉日,咱們便搬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