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59 章

自從易知能說話了,霍善每天都快活到不行,一大早醒來必然要先找到易知,非要人和他說上兩句話才肯罷休。




平時也特別愛找易知聊天。




易知話還是不多,基本都是霍善負責講他負責聽,偏偏霍善還是樂此不疲。




易知說得最多的兩句話便是“餓嗎”“渴嗎”,彷彿他嗓兒好起來是為了更好地照顧霍善似的。




霍善本人無憂無慮,李長生倒是藉著給本里人瞧病或者請他們幫忙的由頭讓他們飲些橘井水。




經過他的幾輪試驗,也算是摸清了這橘井水的功效,它對於器官的衰老以及皮肉的壞死其實沒有任何用處,並沒有起死回生的奇效。




它主要還是能修復人體經絡,解決一些藥石無法解決的暗傷。




像易知的嗓子整體其實是好的,只是生病時經絡受了損傷,而這東西尋常手段很難接續,所以藥石治療沒什麼用處,飲食中攝入橘井水倒是好起來了。




而住在東頭那位老兵在戰場上負了傷,走起路來有些跛腳,橘井水對這種情況便沒什麼用處。




只不過他身上的暗傷也不少,喝過橘井水後精神頭確實更足了,哪怕腳還跛著,走起路來依然虎虎生風。




最近感覺天要下雪了,他還組織青壯幫本里的鰥寡孤獨檢修房頂,說是塌了重建更麻煩,還不如防患於未然。




總的來說,這橘井水確實有強身健體、延年益壽之效,對於身體有虧、經絡受損的人而言更是效果奇佳,所以霍善說自己上當受騙是不客觀的。




這橘井水對霍去病確實有好處。




等霍去病下次過來可以多喝點。




一年之中最冷的時節馬上要到了,李長生準備去縣城多買些藥材回來,熬上幾鍋驅寒的湯藥供本里人分著喝。要不然等天冷了,說不定有人熬不過去。




雪下起來以後便出不了門了,要多備著的不僅是藥材,還有過冬用的物資。




李長生正考慮著今年如何過冬,就聽外頭有人砰砰砰地拍門。




霍善正在外頭跟著易知他們一起嘿嘿嗬嗬地練拳腳功夫,聽到有人拍門後馬上跑去看看是誰。




院門一打開,呼呼的北風先灌了進來,吹得身強體壯如霍善都忍不住一哆嗦。他定睛一看,就見是教他旗語的那個老兵,他唇微微哆嗦,見開門的是霍善,強壓住眼裡的淚意問道:“你師父在嗎?”




老兵今年四十多歲,額頭上已經爬滿皺紋,長得有些顯老。但他人很好,對霍善他們這些小孩兒很有耐心,對他母親也是孝順至極。




他母親是個寡婦,一手把他拉拔長大,母子倆一直相依為命。今年他那麼熱心腸地幫人修屋頂,一來是知道沒人照顧的鰥寡孤獨過得不容易,二來也是想給病重的母親積福。




可是看起來他母親還是熬不過這個冬天了。




霍善從他悲慟的神情裡也察覺了什麼,正要跑去找李長生出來,一轉身才發現李長生已經掀起門簾出來了。




還揹著新做的藥箱。




這是霍善掛好“天下第一醫館”招牌後央著李長生做出來的,裡頭分門別類地擺著許多常用藥與常用器械。




李長生對易知說道:“你們好好看家,我跟你們張叔去一趟。”




霍善邁著小短腿要跟上。




李長生摸著他腦袋說道:“你也留下看家。”




霍善道:“我也想去!”




張叔人可好了,張叔他娘也很好,他也想去瞧瞧。




李長生搖搖頭,把他抱起來塞到金日磾手裡,讓易知把院門關上。




他了解老兵母親的情況,哪怕喝了橘井水也沒什麼用處。她的前半生過得太苦了,所以耗竭了她的生命,衰老與衰敗都是不可逆的。




沒必要讓霍善去一趟。




即使霍善已經跟著“夢中”那幾位前輩見識過許多殘酷的事,李長生還是不想他太早面對生老病死的殘酷。




霍善多聰明一個人,見李長生不帶自己便知道是怎麼回事了。




他也沒興致和易知他們玩耍了,跑回屋裡悶坐著。




易知和金日磾對視一眼,知道霍善心裡不好受,都沒去打擾他。




霍善自從歲首那會兒露了一手,有人上門求診時便光明正大地在旁邊看著,李長生出診的時候他更是屁顛屁顛跟著去,所以對於福壽裡這些老人的情況他都有所瞭解。




只不過人能順順遂遂活到老已經很難得了,真到了這種時候他們能做的也只有多多寬慰活著的人。




易知兩人正琢磨著該怎麼轉移霍善的注意力,便聽外面又傳來了敲門聲。




這次倒是沒那麼急切。




易知去開門。




見到門外的人時,易知微微訝異。




竟是霍去病!




霍去病身後還跟著不少拿東西的僕從。




易知邊引著霍去病入內,邊與霍去病說起霍善正為張叔他娘難過的事。




張叔他娘前兩天便已經吃不下東西,全憑張叔的悉心照料吊著命,這回怕是真的要沒了。




霍去病聞言大步往裡走,走到屋外後又回過頭從僕從手裡取了件一看便很暖和的狐皮襖子,拿著它進屋去尋霍善。




霍善還坐在那兒想事情,沒注意到霍去病的到來。




直至霍去病都走到近前來了,他才察覺不對,抬起小腦袋一看,竟是他爹來了!




霍去病伸手把霍善抱了起來,沒與他聊張叔他孃的事,而是把手裡的狐皮襖子套到霍善身上。




在還沒有棉花的時代,冬衣無非是塞些楊絮蘆花之類的玩意,不僅不太保暖,還相當臃腫。達官貴人愛去打獵,除了取樂以外還有兩大目的:一個是改善飲食,另一個則是獲取毛皮做冬衣。




這狐皮襖子用的毛皮就是霍去病親自獵來的。




霍善穿上後就是個油光水滑的小白團子。




小孩子哪有不愛穿新衣裳的,狐皮襖子一上身,霍善話馬上多起來了:“這是您獵




來的嗎?”




霍去病道:“對。”




劉徹最近覺得自己身體大好了,全然沒有年前那種要病不病的感覺,於是興致勃勃地組織了一次冬狩。




霍去病作為大司馬自然是要跟著去的,當時他一眼便相中了這塊狐皮,連劉徹暗示說想要他都沒給。




只要劉徹沒明說,那他就聽不懂暗示。




堂堂天子想要塊好的狐皮多容易,這塊雪白雪白的狐皮一看就適合做成他兒子的襖子。




霍善哪裡知道這襖子得來多不容易,還信誓旦旦地對霍去病道:“等我長大了也要打很多很多獵物給您做衣裳!”




霍去病點點頭。




這次霍去病還帶來了從巴蜀那邊運過來的幹茶葉,新鮮茶葉已經沒有了,只有一些農家還收著些曬乾的茶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