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101 章

劉徹正疑惑他們怎地這個姿勢趴床上,再走近一聽他們在討論什麼,就聽到蘇軾哈哈笑著說出的那句“以鋼換肛”。




因為笑得太開懷不小心牽動了傷口,這傢伙說話時還暗中嘶了一聲,不過這似乎完全不影響他的好心情。




一個久為疾病所困的人得知自己往後將一身輕鬆,即便眼下承受著那麼一點點對常人來說難以忍受的痛苦,心中也是頗為開懷的。




劉徹實在沒忍住,走過去問道:“你們在聊什麼?說來讓我也聽聽。”




這頗有些威儀的聲音讓蘇軾愣了一下,轉頭看去,只見門口來了一連串生面孔。這病房只用個門簾與外頭隔開,私密性著實有待增強啊!




再看這走進來的幾人,那可都是儀表堂堂。




霍善見到來的是劉徹等人,馬上給蘇軾介紹了一下,這是我姨公,這是我舅公,還有的不太認識,就不講了!




少府趙禹:“……”




沒事,這時候只要微笑就可以了。




蘇軾一聽霍善的介紹便知道來人的身份。




震驚!漢武帝和衛青竟在我眼前!




蘇軾當初之所以寫那麼多史論指點江山,主要還是要寫制策給領導們點評。




像蘇軾考制科考試的時候,每個月都要交個三五篇上等的策論與詩文上去,還得交滿一整年,可不就得把秦皇漢武他們拉出來瘋狂水文嗎?




而且想要考出好名次,首先得有自己的風格,其次是想法不能太離經叛道。所以他在人物臧否方面雖有不少個人看法,但大體都是與當時的主流觀點相契合的。




簡而言之,人在寫作文的時候講了啥,回頭他自己可能都不記得了。




至於嘴人這件事,世上很少有能不被蘇軾銳評幾句的人。




他讀昭明太子寫的《文選》,表示這書選編得毫無章法,居然還貶低他偶像陶淵明寫的《閒情賦》,明明這文章寫得堪比《國風》和屈原,蕭統這小子根本不懂欣賞陶淵明的美!




到讀《史記》的時候,蘇軾又表示西漢人大多諂媚而不自知,你看這個司馬遷夠清正剛直了吧?結果寫到《衛青傳》的時候行文不寫“青”,只稱大將軍。




司馬遷人在其中,感受不到自己的諂媚,而他,蘇東坡,打開《史記》一眼就看出來了!




這還只是對過去的著作大侃特侃,遇到當代同僚的著作蘇軾也沒放過。




比如有次有人拿了本王安石寫的《華嚴經解》給蘇軾看,當時王安石還在當宰相呢,蘇軾看後直髮笑,提筆就在後頭給寫了個跋。




蘇軾在這篇跋裡寫了個小故事,說是自己聽聞汧陽的豬肉特別好吃,特命人過去賣只回來嚐鮮。沒想到僕從半路把豬丟了,怕被他懲罰,只好買了頭別處的豬回來充數。




結果他和客人們不知道豬被換了,席間紛紛誇這豬味道特別好,跟其他地方的豬不一樣。後來僕從欺瞞的事敗露,大夥都覺得非常慚愧!




蘇軾表示,




你們誇王安石這書,和我跟賓客們誇那隻“汧陽豬”沒啥區別。




唯一不同的是“荊公之豬”還沒敗露而已。




沒錯,這就是蘇軾,一個對誰都能銳評幾句的奇人。




甭管你是皇帝還是宰相,都是我蘇軾的寫作素材罷了!




不過如果他和王安石見了面,依然會進行親切友好的交談。這就是讀書人的基本禮儀了,不管過去有過什麼矛盾衝突,見了面還是能維持基本的友善。




現在見了劉徹等人,蘇軾的心態也是一樣的。




你不說我不說,誰能知道我以前罵過什麼!只要沒人提起來,雙方自然能相安無事。




只要霍善這小娃娃不當場自爆,這裡又有誰知道他以前幹過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