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101 章





蘇軾這話也不是謙虛,他要不是太能得罪人,就不會先把新黨得罪光,又把舊黨得罪光。




就拿如今當權的章惇來說吧,他們昔日也算是知交好友,兩人還約定過老了一起當鄰居來著。




後來……後來就是章惇一路把他踢到嶺南,再從嶺南一路踢到儋州。




還把他弟弟蘇轍也踢到了雷州。




說是儋和子瞻的瞻字相近,雷和子由的由字相近,這兩個隔海相望的偏遠之地正好和他們兄弟倆相配。




昔日故交竟恨他至此,蘇軾對此也覺無奈,他最大的毛病大概就是不太會做人。




聽李時珍說,他這個“謫官”到了儋州後還住過一段時間的官署,結果有人想討好章惇特意命人把他從官署裡攆出去。所以他這次渡海前往儋州,要做好得自己建茅屋住的心理準備。




蘇軾對章惇倒沒有太大的怨恨。畢竟他本以為自己和弟弟再沒有相見之日,如今雷州與儋州不過一海之隔,雖不能時時相見,偶爾書信往來還是可以的,於他而言未嘗不是一種慰藉。




只是有些對不住子由而已!




歸根到底,章惇恨的還是他。




蘇軾覺得自己在宋朝當官還可以,即使一再遭貶,至少也沒要了他的命。




以他的性格真要在漢朝當官,那估計要不了多久他就得把小命給交待了。




漢朝的文官當




著太不穩當了,動不動就要腰斬和殺你全家。()




像蘇軾最為推崇的漢代賢臣汲黯,在劉徹手底下也只能酸溜溜地來一句陛下用人當真是後來居上。




?想看春溪笛曉寫的《醫漢》第 101 章嗎?請記住本站域名[(()




而當初汲黯之所以黯然離開長安,就是為了給即將被殺的長安令求情惹惱了劉徹。




那長安令不過是沒能向百姓借來數以萬計的馬匹、幫劉徹操辦盛大的受降儀式而已!




就劉徹這好大喜功的勁頭,百姓願意借馬才奇怪。這就跟把錢借給賭鬼一樣,賭鬼越賭越大,你借出去的全部家當對他而言只是不值一提的小錢,不知猴年馬月才能還到你頭上。




汲黯就著這件事唸叨了劉徹幾句,劉徹就很不高興,找個由頭把他攆回家養老去了。




這種工作環境,狗聽了都直搖頭。




不上書,堅決不能上書!




雖然蘇軾絲毫沒有被劉徹所說的“重用”給打動,卻還是好奇地問起劉徹是不是所有上書內容都會看一遍。




劉徹笑道:“我們陛下養著那麼多郎官豈是讓他們白領俸祿的?當然是叫他們先通讀一輪,再把寫得好的挑揀出來再呈上去。”




蘇軾道:“萬一郎官故意把寫得好的壓著不呈上去怎麼辦?”




劉徹道:“那麼多郎官都在衙署裡,有想壓著的,自然也有想往上送的。他們真要敢有自己的小心思,難道不怕上官覺得他沒眼光?”




他給蘇軾講了講郎署中那些郎官的來源,那裡頭大部分是朝中那些文臣武將的兒孫,還有從各種渠道舉薦上來的人才,各郡國中出眾的生員、吏員,反正吧,什麼成分都有,絕不可能團結成鐵板一塊。




文臣家的瞧不上武將家的,官宦子弟的又瞧不上出身寒微的,郎署這小小的大漢官員預備役,已經呈現出相當複雜的官場生態。




這些出入官場的年輕人絕不會放過任何一個表現機會。




所以郎官們肯定會勤勤懇懇地把公車署那些堆積如山的策論挨個篩選一遍。




蘇軾:“………”




不愧是你,漢武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