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105 章

一天不作死就渾身不舒坦的蘇軾成功撩起嬴政的殺意,心滿意足地關掉交流群研讀《隨園食單》去。




這一研讀之下,蘇軾夜裡就有些睡不著了,腦海裡想的全是粉蒸肉、芙蓉肉、白浪肉以及豬蹄膀的四種做法。




蘇軾原以為自己算是豬肉為數不多的知己,沒想到到了袁枚那會兒,豬肉竟能做出這麼多花樣!




袁枚還將豬肉稱為“廣大教主”,認為上至供奉祖宗下至百姓日常二餐都少不了它,算是人們最常食用的肉類。真想去這隨園作客啊!




事實上如果蘇軾去隨園做客,肯定能聽到很多人對他們這些唐宋文人的指指點點。




要知道明清讀書人寫詩不行,但是最愛寫詩話,袁枚就曾寫了本《隨園詩話》對古今詩壇指點江山。




袁枚認為蘇軾和李白這兩傢伙寫詩全靠天賦莽,技巧那是一點都沒有的,大家學寫詩可千萬別學他倆,否則很容易畫虎不成反類狗。




對於蘇軾不肯下苦功夫這件事,袁枚是很痛心的,時不時就要提上一句“這傢伙的詩寫得實在不咋樣”“都說他嬉笑怒罵皆成文章我看倒未必”“你看他晚景淒涼就是他仗著天分高不努力的結果”。




袁枚對蘇軾詩作的評價已經不算高了,但明清一些文學批評家對蘇軾的批判更是離譜到連袁枚都看不下去的程度。




比如有人對蘇軾那句“春江水暖鴨先知”發表這樣的評價:春江水暖難道就鴨知道,鵝不知道?




袁枚:不至於這樣,真不至於這樣。




這叫什麼?




這可能就叫“愛銳評別人的人,終歸會被別人銳評”!




蘇軾對後世那些關於自己的各類點評一無所知,他還讓霍善以後去隨園玩耍時記得給他們講講有什麼新鮮見聞。




霍善本來就是喜歡分享的性格,聽到蘇軾的囑託後二話不說直接答應下來。




第二天蘇軾還有點手癢,堅強地負傷下廚,一定要試試傳說中的粉蒸肉到底是什麼滋味,這聽起來就很適合他這樣的傷患吃了補補身子,大不了他吃的那碗少放點醬料就是了!




霍善拿到《隨園食單》本來就盼著嘗新菜,聽蘇軾要下廚後自是高興不已,屁顛屁顛跟在蘇軾身後問:“你昨晚才拿到書,今天就會做了嗎?”




蘇軾道:“這書字數又不多,我一下子就看完了。”




看完了,自然也就記住了。再憑藉他連沒肉的羊脊骨都能煮成“羊蠍子”的美食天賦技能,從袁枚那粗略的描述裡摸索出具體做法一點都不難。




要不怎麼袁枚說蘇軾天賦高呢,他就是讓他爹出去跟王安石抬槓說“誰家兒子讀書要讀兩遍”的過目不忘天才。




霍善自己也是個記性好的,聽蘇軾這麼說覺得沒什麼不對。他照著自己從小養成的良好習慣,積極地在邊上幫忙洗白菜葉子,一點都沒有僕從如雲的小侯爺派頭。




蘇軾瞧見他那模樣,笑著說道:“我家有個孫兒應當也會洗菜葉子了。”




霍善聽他說“應當”,不由問道:“你孫兒不在你身邊嗎?”




蘇軾道:“我要去的是最偏遠荒僻的儋州,哪能帶他們一起去受苦。要不是他們非說要讓人跟著,我連蘇過都不帶。”




蘇過就是他二兒子,今年才二十多歲,身強力壯,被其他人推選為代表跟過來照顧他這個老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