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105 章





蘇軾說著說著,就察覺一道視線正幽幽地盯著他看。




他低下頭一瞧,對上了霍善那雙烏湛湛的瞳眸。




那裡頭分明寫著“你連自家兒孫都不願意帶居然想騙我過去受苦受難”。




真是個壞心的大人!




蘇軾解釋道:“我剛過去還是可以住幾天官署的,總不至於讓你小子過去後沒地方落腳。”他邊炒米粉邊和霍善分析,“再說了,我騙你過去做什麼?難不成把你騙去當儲備糧?”




霍善聽後勉勉強強信了他的話,實在不行,他還可以直接回來!




他哼哼兩聲,把洗好的菜葉子擺在旁邊,湊在邊上看蘇軾炒米。




粉蒸肉用的米粉其實是把炒得微黃的米磨成粉。




蘇軾還給霍善介紹道:“以後有機會給你做別的米粉,類似於稻米磨成粉做的索餅,圓溜溜的,夾起來一口就能嗦到底,又爽又滑,每天一早來上一碗,一整天都舒坦極了。”




長安這邊沒多少能種稻米的地方,連對皇親貴胄來說稻米都是稀罕物,他們這邊能拿出做粉蒸肉的米粉來還是他爹從宮裡的貢米里薅來的。




蘇軾對此的建議是趕緊把江南和他們巴蜀開發起來,到時候想嗦多少米粉就嗦多少米粉。




霍善聽得連連點頭。




為了嗦上米粉,要種多多的水稻!




一大一小邊準備著粉蒸肉要用到的食材邊聊著大漢亟需開闢的美食地圖,聽得在旁邊默默幫忙的易知等人一陣沉默。




這是你們說多種點就能多種點的嗎?




霍善和蘇軾才不管這些,他們都是胸中有丘壑的人,只是這些丘壑到處都長滿好吃的罷了!




蘇軾把炒米粉備好,肉也醃製得差不多了。




霍善負責把白菜葉子鋪滿蒸籠底,蘇軾負責把裹上了一層炒米粉的五花肉攤放到白菜葉子上,一大一小配合得十分默契。




不談好不好吃,這下鍋前的賣相便很不錯。




他們又如法炮製地搗騰了好幾蒸籠粉蒸肉擺到灶上蒸。




一通忙活下來,粉蒸肉終於順利出鍋。




霍善早就等不及了,湊在邊上直吸鼻子,感覺味道香香的。




等到蘇軾把一籠粉蒸肉放到他面前揭開蒸籠蓋,霍善的鼻端就全是那香而不膩的味道了。粉蒸肉蒸煮時全程沒沾水,只靠熱騰騰的蒸汽催發米粉和五花肉之間的奇妙反應,幾乎將稻米清香與饞人的肉香盡數保留下來。




霍善熟練地拿起筷子嚐了一塊,只覺東西果然是在灶頭上吃到的第一口最香。




滿足極了!




蘇軾自己就是




格外愛吃的人,他讓易知他們把剩下的粉蒸肉拿去分給其他人吃,自己和霍善就著灶頭解決了一整籠粉蒸肉。




還準備和霍善準備只小豬,等霍去病休沐過來可以烤乳豬吃。




他雖然不能吃太多,但是烤好以後嘗上一口還是可以的。




真想知道《隨園食單》裡寫的燒乳豬之法到底好不好吃啊!




蘇軾和霍善聊起自己在開封時的日子,他們開封城大相國寺有個燒豬院,裡頭賣得燒豬全京師第一好,大夥想吃都要去排隊的。還好他別出心裁地交了幾個和尚朋友,每次都能走後門拿到新鮮烤好的燒豬肉。




也不知燒豬院的烤乳豬與《隨園食單》的烤乳豬哪個更好吃!




提及遠在不知幾千裡外的京師,蘇軾語氣有些悵然。他可能永遠都回不去了,那些熱熱鬧鬧的日子早已成為過眼煙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