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111 章





只能說朝中那些公卿大臣只想著黨爭,根本沒想到百姓。




這叫他們提起這些事怎麼能不覺得可笑。




這些事有點超出小孩子的理解範圍了,霍善當真是越聽越迷糊,索性便不琢磨了。




他把匠人的工具一一拿起來看了個仔細,還挨個問人家都是做什麼用的。




匠人喝著椰子水,有一搭沒一搭地解答著霍善的疑問。




霍善把人家的修馬蹄和釘馬蹄鐵的工具都研究明白了,又把目光放到那匹已經穿好“鐵鞋子”的馬兒上,只見那馬不僅腳上穿了鞋,身上還穿著馬鞍,馬鞍上還垂下兩隻……踏腳用的地方?




比起馬蹄鐵的稀奇,這東西一看就知道是做什麼用的。




霍善繼續發揮不懂就問的優秀品質,把自己不知道的東西問了個遍。




他本來就是個小孩子,不懂這些一點都不奇怪,眾人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對。




還是蘇軾找了過來才知道,這小子似乎發現了可以薅回去給他爹的好東西。




蘇軾好奇地問:“你家沒這些東西?”




霍善道:“沒見過!”




馬鞍倒是有,只是相對簡易而已,像這高高的鞍橋和垂下來的雙馬鐙都是漢代沒有的。聽剛才那位匠人說,這些對騎兵而言都可有用呢!




蘇軾倒是沒研究過這些東西到底是何時起源的,見霍善已經憑自己的本事把東西都摸了個一清二楚,他也沒再多事,只伸手抱起霍善回去蹭了昌化軍使一頓接風宴。




雖然昌化軍使準備的飯菜挺豐盛,但霍善還是覺得生蠔最好吃。




回去的路上,霍善還學李時珍搖頭晃腦地背起了詩:“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吃過肥肥嫩嫩的生蠔,別的東西總覺得缺了點什麼!




蘇軾深以為然。




直至回到住處後霍善弄出只大西瓜,他們立刻




就忘記了什麼滄海水巫山雲。




蘇過恰好去把剛搬進臨時新居的日常什物給搬過來官舍這邊,霍善兩人便打算先把瓜切了。




霍善道:“一會我們把西瓜籽收拾起來,給阿過扔個‘種瓜包甜’讓他種下去。聽說這邊一直到秋末都還很熱,說不準你還能再吃一季西瓜!”




蘇軾覺得這個主意妙極了。




要知道他們大宋這會兒其實也……沒吃上西瓜。




至少蘇軾本人沒吃到過這種皮薄瓢紅的西瓜。




西瓜正式走向千家萬戶,還是南宋以後的事。




霍善看著蘇軾拿出洗淨了的刀開始切西瓜,便在旁邊給他背文天祥的《西瓜吟》:“拔出金佩刀,斫破蒼玉瓶。千點紅櫻桃,一團黃水晶。下嚥頓除煙火氣,入齒便作冰雪聲!”




由此可見,文天祥吃的瓜是黃瓤紅籽的!




霍善和蘇軾討論起來:“不知是黃瓤的西瓜好吃還是紅瓤的西瓜好吃。”




蘇軾道:“應當是紅瓤的好吃,畢竟瓜這東西肯定是更甜更好吃的才能一代代地傳下去。”




霍善深以為然。




蘇軾道:“這文天祥寫的詩倒是挺不錯,他是何人?”




這個問題霍善也問過李時珍,麻溜地給人蘇軾介紹——




這也是你們的宋朝哦,不過是宋末的詩人兼將領,大宋到他們那會兒就亡啦!




你們大宋最後一位皇帝,就是在對面崖山跳海的,聽說離儋州這邊也不是很遠,你得了空興許可以去崖山走走。




詩人不是很興那什麼懷古的嗎!




就是去逛逛名勝古蹟,對過去的事指指點點!




蘇軾:?????




你小子的時空觀念很有問題啊,我去逛我們大宋未來的亡國之地叫什麼懷古?




蘇軾從未聽過這麼離譜的建議。




感覺手裡的西瓜都不甜了。




不確定,得再吃一塊看看。




蘇過從外頭回來的時候,看到的就是盤子裡擺著碩果僅存的一片瓜,而霍善和蘇軾兩人都攤在那兒一動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