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111 章





明顯吃撐了。




蘇過疑心之所以還給他剩了一片,興許是他倆分贓不勻。




要是正好切出雙數片,他們肯定一片不留全吃光。




事實證明蘇過還是很瞭解他爹的,他爹不僅不認為只給他留一片瓜有多過分,見他回來以後還催他吃完去把西瓜籽給種下去。




爭取今年他們能在儋州這邊再吃一輪瓜!




蘇過:“……”




蘇過能怎麼辦,蘇過只能在【種瓜包甜】的加持下種瓜去。




接下來這瓜估計也歸他管了。




蘇軾和霍善坐在廊下吹著夏日傍晚的涼風,看著蘇過哼哧哼哧在園子裡種瓜。




分明是很寧靜祥和的景緻,蘇軾心裡卻不太寧靜。




左右都沒有人,蘇軾便問霍善:“若是按照瀕湖先生所說的來算,我們官家二十三四歲就駕崩了。




如果能見到我們官家,你能把他治好嗎?”()




霍善道:能不能治得見過再說,不過我們若是治不了,旁人應當也治不了。他轉頭看向蘇軾,你有辦法回你們的京師去嗎?




?想看春溪笛曉寫的《醫漢》第 111 章嗎?請記住本站域名[(()




蘇軾道:“我也不知道,試試看。明兒我就要給官家上謝表了,正好順便給京師的熟人都寫一封信。”




不管自己和當今陛下關係如何,天下頻繁易主終歸不是好事。




當初司馬光和他弟等人決定還地給西夏,除了否決並打壓新黨一切成果,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們的皇帝實在太小了,真打起來後都不知該由誰來拿主意。




如今京師之中他的熟人雖不算太多,可真要算的話,他給他們官家趙煦當個兩年多的老師,和宰輔中的章惇當過朋友、和樞密使曾布又是同年,一個兩個分量都不小。




可惜曾布和章惇雖同是新黨,關係卻不算和睦,相互之間也悄然使了不少絆子。




打壓走了舊黨,新黨之中自然也會出現爭鬥。




這就是蘇軾最厭煩的地方。




也是他當初主動遠離權力中樞的原因。




黨爭這東西彷彿無窮無盡。




按照李時珍的那個“未來”,章惇是不支持端王繼位的,而曾布等人卻當眾倒戈到太后那邊,以至於整場廷議直接結束。




曾布如願趕走了章惇,但他自己沒過兩年也被攆出朝堂。




趕走他的就是大名鼎鼎的蔡京。




此後十數年間朝中幾l乎都是蔡京的天下。




北宋變南宋這事兒,有徽宗的功勞,也有蔡京的功勞,要找人負責任左右是少不了他倆的。




歸根到底,問題還是出在內部。本來人金兵南下也只是隨便打打,沒覺得自己真的能一舉幹大事,結果誰能想到你大宋居然……這麼好打!




既然如此,這半壁江山咱就笑納了。




可不是誰都有把打下來土地換回去的壞毛病。




蘇軾也不知道讓趙煦活長久一點能不能改變這個命運,但是如果什麼都不做的話,已知的那個“未來”是個絕對的死局。




蘇軾道:“如果我能回京,說不定要麻煩你再來一趟。”




霍善道:“我過來當然沒問題。但是你要快些回京才行,有些情況拖久了興許就救不了了。”




蘇軾嘆息著說道:“我也想快……”




就算他能求來回京的機會,北歸也得走個一年半載啊。




而離趙煦駕崩只有三四年了。




盡力而為吧!




在事情有眉目之前他也只能先安安心心待在昌化軍這邊搞基層工作了。




對於蘇軾的困境,霍善也幫不上什麼忙。他在這邊已經呆滿三天,馬上就要回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