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116 章





轉眼到了三月三,不少人趁著上巳節這種春暖花開的好日子出城踏青。




許多讀書人早就數著日子等著莊子這邊賣紙了,城門一開他們就呼朋喚友出了城,準備第一時間排隊搶購傳說中的“朝陽紙”。




聽說這紙張賣得不貴,便是家中貧寒之人咬咬牙也能買得起。




還有些人是被朋友拉過來充人頭的。




畢竟這新紙可是限購的,一人也就能買一份,一份攏共十張。要是他們能拉來十個朋友就不同了,加起來能買一百張!




於是烏泱泱一大群讀書人帶著他們的親朋好友直奔新豐縣。




新豐縣中一些閒漢給人指路都指出慣性來了,有人過來一開口,他們都不用等對方說完,直接便給他們指了前往福壽裡的路。




到後來這些個閒漢也按捺不住好奇心,呼朋喚友前往福壽裡看看那邊到底有什麼熱鬧可看……




一到那傳說中的莊子外頭,不少人就被那酒樓前扎著的歡樓給震住了,這個創意源自於蘇軾的建議,說是他們大宋的酒樓都裝點得這麼花裡胡哨。




霍善也喜歡花裡胡哨。




李長生就讓人給紮了座歡樓來迎客。




穿過歡樓入內,還能看到門柱上貼著喜慶的楹聯,這則是李時珍的建議,李時珍那個時代可流行貼對聯了,他還親自提筆寫了幾個符合新店開業的對聯貼到每一個店鋪門前。




在所有人齊心合力的安排之下,這些店鋪呈現出多朝合璧的喜慶熱鬧。




本來只是為了買紙而來的讀書人一下子……迷失了。




有的站在歡樓前仰頭仔細分辨上頭的木雕和彩繪,有的站在楹聯前品鑑上頭的字體和內涵,還有的進了文房鋪子就被裡頭掛著的字畫和展示用的文房用品迷得眼花繚亂。




比如那風流雅緻的摺扇。




這摺扇合起來可以隨身帶著,天氣炎熱後刷地一打開,可以瞧見上頭風雅至極的字畫。店裡甚至還有空白扇面賣,自詡自己寫得一手好字的人可以買回去親自題字!




等過完三月差不多就是夏天了,雖然天氣不一定那麼快炎熱起來,但是!但是!誰能拒絕這樣一把扇子!




完了,完了。




不少人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錢袋子,想看看自己帶的錢到底夠不夠。




可惡,他們這也想買,那也想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