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117 章

店裡的紙,確實是很便宜的,雖然限購,但那也是為了保證大家都能買到,不至於一下子被人包圓了。




迷失的讀書人們很快就決定先在門口的紙攤前排隊買紙。




只是買完紙以後,他們也還捨不得走,都在鋪子裡反覆流連,只恨自己錢沒帶夠,不能把裡頭的東西全都帶走。




比起紙價的實惠,摺扇、本冊之類的售價就稍微高點了,畢竟這又是人工,又是創意,又是題字作畫,怎麼都不可能跟紙張一個價。實在不行,你自己回家用黍米自己黏一把,那就不用在店裡花大價錢買了。




等到長安城中那些個富家子弟也過來湊熱鬧,莊子和福壽裡的居民們近兩個多月的勞動成果很快被掃蕩一空,只能等下個月再開售了。




不少讀書人扼腕不已,紛紛問這邊招不招工,他們可以應聘抄書、刻書、題寫扇面之類的活計。




他們的算盤珠子打得噼啪響,只要自己應聘上了就不用苦哈哈跟人搶紙用的。可惜他們來得有點晚,早在霍善在長安城義診那會兒就已經有不少人說好要過來幹活,所以莊子上根本不缺人。




連他們村子的學堂都有人輪流過去上課來著。




這些讀書人之所以能這麼賣命,主要還是得益於蘇軾他們發現有了交流群以後,大夥可以把自己倒背如流的書籍整理出來發送給霍善,而霍善則可以跟掏出隨園食單一樣把這些書統統給取出來。




於是莊子上就多了一個專門裝書的院子。




沒辦法,蘇軾這人……過目不忘。他泛讀過的書實在太多了,雖然沒能做到深入研究,但是裡頭的內容他讀個一遍基本就記下了。




哪怕為了避免霍善擺出來後直接暴/露,要把發送範圍侷限於漢武帝以前的書,蘇軾依然給霍善提供了不少全本古籍。




發不完,根本發不完。




嬴政見蘇軾這麼積極,也給霍善發送了不少宮廷藏書,連當年韓非親筆寫的《韓子》都給霍善送了一份。原汁原味,絕無加工!




再加上張仲景他們發送的醫書(針對西漢情況重新修訂版),霍善手頭的藏書之精、藏書之全,恐怕連六經博士來了都挪不動腿。




手頭有這麼個寶庫,霍善想釣幾個讀書人來給自己當勞動力實在再簡單不過了。




他們夜裡直接就睡在了書齋裡頭,死活不肯走。




白天干完活就看書,看完書就幹活,要不是怕夜裡點燈看書可能會失火燒書,他們恐怕每天晚上都要挑燈夜讀。有他們不分日夜輪流守著,書齋這邊那是一點火星子都進不去!




也就是這些書的存在還沒傳開,傳開以後不知得引來多少人。




所以莊子這邊還真不缺讀書人。




文房鋪子那邊熱鬧完了,酒樓食肆的熱鬧卻才剛開始。




劉徹坐在二樓酒樓的雅間裡,耳朵聽著外頭的喧鬧,眼睛看著外頭絡繹而來的人群,只覺長安市中恐怕都沒這般熱鬧。




他隨意地手裡把玩著




剛讓人搶購回來的摺扇,轉過頭笑問旁邊的霍去病:“這裡的夥計認不認得你?你在這裡吃飯要不要給錢?()”




霍去病欲言又止。




有的人身為一國之君,上來就要了別人最好的雅間,點了一桌子最貴的菜,結果居然想著吃完不給錢!




霍去病果斷說道:自是要給的。?()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