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132 章

對於劉徹整天往新豐縣跑這件事,霍善明顯已經接受良好,喝過魚湯吃過飯,他覺得自己還可以再吃一點別的,所以又和劉徹分享起他心愛的牛乳茶。




這也是劉據在信裡誇過的,劉徹試著嚐了口,覺得味道還不錯。一抬頭,就見霍善正賣力地勸他舅公衛青多喝點。




衛青拿他沒辦法,一口喝光了自己面前那杯牛乳茶,又被霍善喊人滿上一杯。




瞧著就格外熱情。




劉徹揪著霍善後領問他:“怎麼不見你勸我多喝點?”




霍善心道,那肯定是你不怎麼需要人勸,何況劉徹年前雖有點要生病的跡象,但他這前前後後蹭吃蹭喝這麼多回,身體那點兒問題早就拔除了。




聽讀過《孝武本紀》的張仲景他們說,劉徹這兩年本來要大病一場,愈發篤信鬼神之學的。




有的人生病以後堅決不相信醫家,只願意相信巫醫去求神拜佛——說的就是他這位姨公啦!




按照醫壇前輩們留下的“六不治”原則,劉徹絕對就是“信巫不信醫”的那個類型。




要不是他自己身體底子還不錯,生病光靠熬也能熬好,哪裡還能活那麼長久!




相比之下,衛青每次都是吃最少的,霍善當然得當個貼心晚輩,積極地抓緊機會勸衛青多吃點多喝點。




霍善和劉徹分辨起來:“您從不把自己當外人的,不用我勸您也會多吃。不像舅公,我不勸他就不吃了!”




劉徹聞言大笑起來,轉頭對衛青說道:“你聽到沒有,阿善覺得你把自己當外人,你這樣可不行。”




衛青“嗯”地應了一聲,伸手把霍善抱起來掂了掂,笑著誇道:“我們阿善這是越長越結實了。”




來都來了,劉徹還真的去看了下莊子春耕情況,並且去作坊那邊轉悠了一圈,看看下個月要上新的產品。




並且要求統統內購一份。




作坊那邊哪裡敢拒絕,自然是把東西都打包好給他帶走。




劉徹還注意到作坊附近正在砌一個新窯,問陪同他們逛作坊的李長生這是準備做什麼。




灌鋼法這東西民間是不能用的,而且這窯也不像是用來鍊鋼的。




李長生道:“這是陶窯,只是稍作改造過而已。”




陶器在漢代人日常生活應用得十分廣泛,從活人到死人都需要它,所以民間對燒陶的限制是相對少一點的,只要你建得起窯耗得起煤炭,你自己想在家燒也沒問題。




李長生這麼明晃晃地把這個窯口建在明處,也是因為這事兒並不算違禁。




劉徹向來敏銳得很,一下子察覺這必然不是個普通陶窯。他饒有興致地問:“改造後有什麼特殊之處?”




既然劉徹都問及此事了,李長生只能稍微給他介紹了一番,說是上次東坡先生給他們介紹了一種瓷土,燒造成器需要的溫度比陶土稍高那麼一點,所以此番改造就是給它增溫而已。




只是眼下這窯還沒建好,瓷土也還在運回來的




路上,所以一時半會估計看不到成果。




長安周圍也是有一些地方存在燒瓷原料的,李長生就是比照著高嶺土的特徵託人找尋。他建的窯不大,燒出來的東西大多也只准備自用或者在每月第一個休沐日對外售賣,所以他也沒準備把燒瓷之事藏著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