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135 章





鹹魚鹹蛋黃肉粽,稀奇不稀奇!




霍善:?????




新鮮的粽子種類增加了。




霍善才琢磨著要不要讓他師父給他包幾個這種異端粽子,就見個僕從拿著封信進來表示是京師那邊送來的。




霍善好奇地湊過去看蘇軾拆信。




蘇軾也不避著霍善,隨意地把信打開,只見上頭是首新詩。




從頭到尾都沒有署名。




蘇軾讀完後就笑了。




霍善沒看懂,問蘇軾這詩是什麼意思。




蘇軾說道:“沒什麼意思,一個老朋友的來信。按照他的意思,我們官家的態度有所鬆動,我興許能回開封去。”




官家是宋人對皇帝的稱呼。




霍善把那詩拿過去左看右看,也沒看出哪裡有這個意思,納悶地說道:“我怎麼感覺這信好像是在罵你,意思是‘我等著看你能翻出什麼風浪來’。”




蘇軾道:“我要是沒法回去,他堂堂宰輔看我個遠在昌化軍的老頭子作甚。”




霍善沒想到還能這麼理解。




簡直瞠目結舌。




他們讀書人說話可真夠曲折的!




霍善記得蘇軾說過,現在的宰輔之一是他的老朋友(現已反目成仇)章惇,這詩居然是章惇寫給蘇軾的嗎?




霍善追問:“你此前是寫信給他嗎?”




蘇軾搖頭。




章惇並不是下令全面撲殺舊黨的最終決策者,相反,在最初新黨諸人想要擴大打擊範圍的時候章惇都是保持沉默的。若非有人在御前問他是不是沒有清洗舊黨的決心,章惇可能還不會表態。




這些事連蘇軾都是最近才陸續從一些舊友口中打聽到的,章惇這人一向對別人狠,對自己也狠,許多事他做了,但從不掛在嘴邊;他心裡在意,也從不和人提起。別人誤解了他,?->>本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也從來不屑於解釋?br />




好在蘇軾一開始也沒打算求助章惇,而是直接藉著上謝表的機會向趙煦陳明心跡。




解鈴還須繫鈴人。




想把舊黨徹底摁死的是正式親政後的趙煦,他就算求了宰相章惇、求了樞密使曾布,最終也繞不開趙煦這位年輕氣盛的君王。




()他要是找章惇和曾布,也不過是給他們平添為難。




蘇軾和少年時的趙煦還是曾有過兩年愉快的相處時光,真要講情分也是能稍微講一講的。




只是在那之前他根本沒考慮過要重回朝廷那個黨爭漩渦,完全沒想過擺出向趙煦這位年輕帝王乞求寬容對待的姿態而已。




那時候他是想,他都半隻腳邁進棺材裡的人了,回去還能做什麼?還不如就這麼老死在這南荒之地,省得再來回折騰了。




現在既然知道大宋即將面臨什麼樣的厄難,蘇軾那顆有些倦怠的心又活了過來。




如果可以改變,那肯定是盡力去改變為好。




蘇軾道:“看來你可能吃不上我們儋州的鹹魚粽子了。”




霍善道:“我們新豐縣也是有鹹魚的,我可以讓師父包給我吃!”




蘇軾樂道:“那你可能要讓他把鹹魚粽子單獨分開煮,要不然鹹魚這玩意老霸道了,說不準滿鍋粽子全變成鹹魚味。”




霍善聽後覺得很有道理,點著頭表示自己記住了。




旁聽他們對話的蘇過:“……”




所以你們知道鹹魚味這麼重,為什麼還要拿它來包粽子?




蘇軾和霍善都沒搭理滿心疑惑的蘇過,他們和這種毫無嘗試精神的傢伙沒有共同話題!




霍善當晚就興沖沖回去了。




因為霍善已經跑了蘇軾那邊好幾趟,已經從蘇軾那邊薅了好幾次東西,所以這次進入獎池的技能從字面上看起來就非常奇葩……叫做【聞酒輒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