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146 章

乘船遠行一般漫長而乏味的,不過有霍善在,還有司馬遷這個曾經遠行過的人在,一路上倒是熱鬧得很。




一行人沒事就湊在一起聊沿途風物,不時拿著千里眼看看前頭有什麼新鮮事物。




霍善不但愛聽司馬遷講旅途見聞,還是個愛動手的。




他們中途下船補給時瞧見有人在發豆芽,霍善就跑過去看了半天,等瞧見人家把一盆滾開的熱水嘩啦一下潑到那淘洗乾淨的豆子上,他眼睛都睜圓了,追著人家問“為什麼”“這是為什麼”。




見人家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他就疑心那麼燙的水會把豆子燙死了,肯定發不出豆芽來。




最後霍去病不得不買了盆熱水澆過的豆子帶到船上,免得霍善非要賴在當地等豆子發芽了就走。




霍善得了盆有可能發成豆芽的豆子,每天早上都要去看上一眼,結果在那盆豆子登船的第二天,居然發芽了!




瞧著那生命力旺盛的小豆芽,霍善百思不得其解,馬上拿起顆發芽的豆子去問李長生這是為什麼。




滿腦子怎麼造千里眼的李長生:“……”




李長生沉吟片刻,耐心地解釋道:“五穀的糧種表面很多都裹著一層蠟質,保護裡頭的種子不因為酷暑和嚴寒被破壞,我們催芽時一般要把糧种放在流水裡浸泡很久,幫它把這層蠟質破開、方便它鑽出芽來。”




“這天氣想發豆芽的話,水裡泡個一天一般也能順利發芽,有的人用滾開的水去燙應當是想快些破開這層蠟質。”




霍善聽得大為驚奇,沒想到小小的五穀居然會用這樣的辦法保護自己的孩子。




他每天積極地跑去掀開看看豆芽長成啥樣了,給自己的船上旅途多添了一個固定項目。




就霍善這到處都能找到新樂子的性子,沿途一點都不覺得枯燥乏味,更不覺得累,偶爾碰上驛站周圍居民比較多的,他還屁顛屁顛跟著張仲景他們去搞義診,爭取把沿途的患者全給看了,豐富手頭的漢代醫案庫。




這樣還能攢到寶箱,可謂是一舉兩得!




因為要給江夏郡那邊做好交接準備,所以霍善一行人走得慢些也沒人催促。




只是霍去病陪著走了一小段路,便不能跟著船慢騰騰地走了,而是騎上馬直奔江夏郡。




大司馬這個官職相當於舊時的太尉職務,一般是裁決軍務以及給皇帝提供軍事方面的意見。既然另一位大司馬是他舅舅衛青,事務交接起來自然比較方便。




霍去病這次前往江夏可是要負責統領南方軍務的,自然要先趕赴雲夢澤瞭解清楚情況。




李長生和霍光他們都在,霍去病倒是不擔心霍善出什麼事。




倒是霍善得知霍去病要先行一步,憂心忡忡地拉著霍去病叮囑他不要隨便喝野水和生冷食物,實在渴了也不要著急,先生火把水燒開了再喝。




要知道霍善去了幾次南方,每次都能碰上寄生蟲患者,所以他擔心自己晚到一步他爹就中招了。




霍去病是接受過霍善好幾次寄生蟲科普洗腦的,聞言點著頭說道:“到了那邊我就讓底下的士兵操練之餘去滅殺一些比較危險的螺類,再看看能不能多挖些井。”




挖井並不是往有泉眼的地方打個洞就好,井壁還會架設成天然濾網,對於流入井底的活水進行過濾。雖不能保證井水沒有一點問題,但也能減少一點禍從口入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