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146 章





霍善聽了他爹的安排,馬上也點著小腦袋說道:“等我到了江夏也這麼辦!”




父子倆相互叮囑了許多話,霍去病便先行出發了。




霍善最開始兩天還忍不住拿著他那千里眼跑船頭看上半天,想瞧瞧他爹走到哪了。後來發現他爹走得賊拉快,早就已經不見蹤影,只能鬱悶地收起千里眼找別人玩耍去。




過了幾日,霍善就忘記他爹不在身邊的難過,又開始活蹦亂跳地跑來跑去,一點都沒有暈船的煩惱。




他空閒下來,還要給已經回到長安的劉據他們寫信,興致勃勃地給劉據他們說起自己沿途的見聞。




這日傍晚,劉據勤勤懇懇地上完了一天的課程,就聽聞霍善給他寫信了。




劉據冷哼了一聲,把信放到一邊決定晾一晾這個臭小子。




只是他的目光總不自覺地往那封信上瞟,換衣裳,瞟一眼;溫水洗手,瞟一眼;想坐下練會字,還是忍不住瞟一眼。




想到霍善在外頭逍遙快活,劉據又冷冷地哼了一聲。




他在這裡晾著那小子的信,那小子也不會知曉的,所以何必……何必為難自己憋著不看!




劉據心中有了決斷,麻溜跑過去拿起信看了起來。




霍善倒不像劉據想的那麼沒良心,雖然也在信中講起自己玩得有多開心,但也不忘和劉據分享自己吃到的新鮮吃食和剛拿到手的新鮮事物。




比如霍善給他送了一個千里眼,說是他們墨家新做出來的,劉據可以偷偷藏起來,遠遠觀察夫子有沒有過來,簡直是課前作妖的利器!




劉據:?????




說實話,需要遠遠觀察夫子到沒到的人,一直都只有霍善那小子吧。




這傢伙也不知是從哪學來的歪理,說是零嘴就是要在夫子眼皮底下吃才刺激,上課就是要說到先生沒話講才是好學生,所以每次過來蹭課都老活躍了(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蘇先生表示這絕對不是他教的)。




而很願意透露朋友姓名的霍善幾句話就把他出賣了,說是蘇軾這人少年時就很皮,偏偏學東西特別快,許多書都是一讀就會,所以平時特別愛浪。




結果蘇軾參加考試的時候他拿到題目赫然發現,自己居然想不出那道題目出自哪裡!




蘇軾只能長長地嘆了口氣,還用眼神瞟向一起參加考試的蘇轍。




蘇轍和蘇軾從小一起長大,見蘇軾那麼一嘆一望,馬上就明白是怎麼回事。他拿起手頭的筆管輕輕一吹,以此提醒蘇軾那道題出自《管子注》。




蘇軾當然也不是一味讓弟弟幫助的,有次他和弟弟參加另一場考




試,見蘇轍不記得出處,立刻謊稱自己帶進來的冰硯不見了,拍桌大罵“小人哉”,以此提醒蘇轍他們寫的題出自《樊遲學稼注》——就是樊遲這人去向孔子請教怎麼種地,孔子跟人評價樊遲“小人哉”那一段。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




霍善對此讚歎不已,跟劉據感慨說咱們叔侄倆遇事只要像蘇家兄弟那樣同心協力,世上從此再也不會有能難得倒他們的先生!




劉據:?????




劉據覺得自己這個當叔父的,需要對霍善這小侄子進行嚴肅的思想教育。




這一天到晚跟那些人學的都是什麼玩意啊!




事實上蘇軾也沒有不靠譜到用把這種事跡嚷嚷出來帶壞小孩,這些都是蔡京兒子蔡絛作為奸黨被流放後閒著沒事寫了本《鐵圍山叢談》,用心八卦了諸多昔日同僚兼前輩的秘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