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151 章





這種心理其實古今皆通。




比如在讀書至上的時代出了個輟學也特別有出息的人,哪個當父母的敢給自己孩子大說特說這麼個存在?




聰明點的孩子可能會琢磨:他是什麼出身?父母支不支持他的決定?他輟學前碰上什麼大好機遇?是不是結交了什麼厲害人脈?他本身是不是有抓住機會的能力?




笨孩子可能就只有這麼一個想法:看看吧,人家不讀書也能出人頭地,我憑什麼要讀書!好耶!輟學!輟學!輟學!




這就是典型的“學我者死”。




想到漢末這大好江山快嚯嚯完了,諸葛亮心情更加複雜了。也許天下大勢便是如此,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他們這些漢末之人也只能從前人留下的隻言片語裡一窺大漢昔日的崢嶸。




另一邊的霍善見到他爹,那當然是高興得不得了。他想到霍去病還沒見過諸葛亮,被霍去病抱起來後就嘀嘀咕咕地和霍去病說悄悄話。




只是小孩子說話一貫是沒重點的,一時說他會做饅頭,一時說他會做米線,一時又說他正在教大家做木牛和流馬。




霍去病聽得一陣沉默。




所以這諸葛亮是個會做木匠活的廚子?!




還好,霍善沒有不靠譜到隻字不提諸葛亮最重要的身份——蜀漢軍政一把抓的厲害丞相!




諸葛亮知道自己不會久留,所以很多事都沒有直接插手,而是在旁點撥霍光幾人。




這麼幾天的功夫,霍光他們已經在諸葛亮的指點下搭起江夏太守府班底啦,做起事來井井有條的!




霍去病:“……”




原來是個……精通多門手藝的蜀漢丞相。




等等,蜀漢是什麼?




霍善又小聲給他嘀嘀咕咕,說是東漢末年分三國,曹魏佔了中原,孫吳佔了江東,劉皇叔只能跑進蜀中躲著謀求發展。




因為劉皇叔的根基是蜀地,所以大夥就把它稱為蜀漢了。




說起來建立東漢的劉秀和建立蜀漢的劉皇叔據說都是推恩令受害者,兩人祖上都是皇室成員,結果被推恩令一代代地削下來,他們起兵時基本已經和普通人差不多了。




不過若非他們只剩這麼一層若有似無的身份,哪裡能順利苟到壯大起來?恐怕一開始就被人給剁了。




只能說,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




霍去病聽霍善講到後世的風雲變幻,心情也變得跟諸葛亮一樣複雜。




即使知道了兩三百年後發生的事,




他們其實也做不了什麼,畢竟誰都保證不了接下來皇室出的全是明君、朝中出的也全是賢臣良將。()




別說兩三百年了,就算是現在他們可能也左右不了劉徹想幹啥。




?想看春溪笛曉的《醫漢》嗎?請記住[]的域名[(()




霍去病讓霍善不要再多提,外面人多眼雜,萬一有耳力過人的傢伙聽見了難免會生出不必要的事端。




霍善乖乖閉了嘴,做出“我特別能保守秘密”的認真表情。




霍去病:“……”




算了,旁人聽見了估計也聽不懂。




霍去病抱著霍善去與諸葛亮說話。




諸葛亮也平復好了心情,不卑不亢地上前向霍去病見禮。




霍去病道:“這些天辛苦先生了。”




自己孩子自己知道,霍善這娃兒經常冒出些新鮮想法來,可是因為年紀小的關係實踐能力基本沒有,全都是找身邊人幫他籌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