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151 章





估計這幾天諸葛亮沒少被他找。




諸葛亮這段時間確實沒少被霍善找,作為一個做事特別講規劃、習慣走一步看百步的人,諸葛亮一開始也有點頭疼。




不過他覺得只要大方向沒出問題,中途插入點別的安排也不影響,所以還是堅強地一邊給江夏郡打框架一邊聆聽霍善的新需求。




有時候霍善突然冒出來的主意連諸葛亮都覺得挺不錯。




別人家的孩子真是……越看越覺得聰明可愛。




想想要是他們少主劉禪能更讓人放心一些,諸葛亮覺得自己都不會那麼急切地頻繁北伐。主弱臣老,叫諸葛亮如何能不心急!




諸葛亮笑道:“府君聰明/慧黠,亮豈會辛苦。”




霍去病聽諸葛亮誇自家兒子,對諸葛亮自然添了幾分好感。




霍善就更不掩藏了,得了誇獎後小尾巴只差沒往天上翹去,一個勁點著小腦袋說道:“就是,就是。”




他從來不讓人太辛苦的,每次看他們忙太久了都會去給他們送吃送喝,或者邀請他們來上一套華佗養生操。




誰會把勤勤懇懇幫自己幹活的人累到呢!




遠在長安、逮著人才就往死裡用(確實大部分都用死了)的劉徹冷不丁打了個噴嚏。




劉徹略一沉思,對旁邊伺候的人吩咐道:“去給我倒碗長生酒來。”




所謂的長生酒,就是劉徹從莊子那邊順來的酒。他覺得李長生此人釀酒必然用了獨家秘法,明明只是尋常農家米酒,喝起來卻總能讓人神清氣爽。




別人釀出來的酒哪怕色澤十分相近,喝著也沒有這種效果。




劉徹愜意地喝了碗米酒,只覺剛才那種快要得風寒的感覺沒了。




嗯,這必然是長生酒無疑!




既然搬出了長生酒來預防得病,劉徹便又想起了江夏郡那邊的事。




算算日子,霍善他們應該到地方了,他吩咐過底下的人要把江夏那邊的書信快馬加鞭送過來,是不是也該有消息了?




劉徹正想著,就聽有人來報說江夏那邊的謝表到長安了。




一般這種地方上的謝表都要走上十天半個月,但是有劉徹的命令在,負責傳信的人那邊都是以最快的方式往長安送,所以還不到十日,霍光他們代霍善擬寫謝表就送了回來。




劉徹知道這種謝表上頭沒什麼有用的內容,直接把信使給宣了進來,詢問江夏那邊具體是怎麼個情況。




信使便把霍善初到西陵城那兩天的事一五一十告訴劉徹。




才剛到江夏,朝陽侯就請來位名叫諸葛亮的厲害隱士,聽說朝陽侯喚他孔明先生。




司馬遷他們幾位飽讀詩書的郎官,與這位孔明先生接觸過後竟都對他十分推崇,看起來確實能耐不小。




朝陽侯似乎有將江夏郡務盡數交託給他的想法,自己則對一種叫做番薯的作物十分關心,親自在太守府中種滿了番薯。




信使之所以知道得那麼清楚,就是因為過去拿謝表的時候發現幾個說得上話的人手頭都沾滿了泥巴,只能由底下的人進屋把謝表取出來給他!




劉徹:?????




想想長安城中那種滿東陵瓜的醫館,劉徹沉默了。




這孩子上次不是還特別羨慕別人有漂亮大園子嗎?




怎麼不管住到哪都要拔光園子裡的花花草草給種滿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