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171 章

雖說史書經常點評劉徹愛把丞相當擺設,遇事只找自己看重的人討論,不過扔個奶娃娃上去當擺設還是兒戲過頭了。




為防劉徹當真把霍善扔上去當靶子,衛青不得不斂容正色勸劉徹不要開這樣的玩笑。




見衛青這一本正經的模樣,劉徹笑呵呵地手裡把玩著江夏郡進貢的白蠟燭:“看來你對這孩子還挺有信心的。”




這都幫忙推辭上了。




衛青道:“他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小孩兒,擔不起這樣大的責任。”




當初衛皇后起於微末,不少人都說她寵冠後宮,以至於劉徹為她廢了自己姑母所出的陳皇后。




街頭巷尾還傳唱“生男無喜,生女無怒,獨不見衛子夫霸天下”之類的歌謠,實際上劉徹想廢后能有幾分是為了衛皇后這個人?




只是這件事衛皇后與衛霍兩家得了利,這些風言風語自然得他們擔著了。




劉徹把那麼小一個奶娃娃扔去當太守已經很過分了,真要再繼續把他放到其他要緊位置上去,霍善可能就要提前面對許多本不該由他來應對的風雨了。




劉徹瞧衛青還真擔心上了,擺擺手說道:“行了,一句戲言也值得你那麼操心。”




衛青便沒再多話。




遠在江夏郡的霍善哪裡知道劉徹差點又隨口坑他一把,他正和蘇軾讀汲黯的來信呢。




霍善上任之後抱著“甭管別人回不回信反正我要給別人寫信”的奇思妙想,積極地往周圍那一大圈太守都去信一封,誠心誠意(在他自己看來是這樣)向人家請教有什麼絕妙的地方治理經驗可以傳授給他這個官場新丁。




他可是足足四五歲大的年輕人!




蘇軾在這邊跟著忙活了一整旬,不是給花燈題字,就是給花燈作畫,還熱心地指導眾人如何沿街搭花燈架子,打造一個具有大宋特色的元宵燈會。




他的努力也是有回報的,這不,這就讓他等到了汲黯的親筆回信。




汲黯之所以會回一個小娃娃的信,不是因為他也在淮陽郡當太守,更不是因為他和衛青也算舊相識,而是因為……霍善給他們這些“鄰居”寫信時順便給送了一疊紙。




紙這東西朝廷去年造了一批,但因為產量和規模的關係,一時半會還沒能普及到地方上。而且霍善還表示年後可以給他們淮陽郡批發新紙,價格公道,訂購數量達到一定數目後包送貨上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