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174 章





蘇軾這個燈會總策劃肩負起嚮導的責任,領著諸葛亮他們在街上溜達起來。




隨著夜幕降臨,街上的花燈次第亮起,整個西陵城明亮如晝。




這是諸葛亮和周山他們很難再看到盛景。




這種家家戶戶都點上燈、行人臉上俱是輕鬆笑顏的太平年月,彷彿已經離他們很遙遠了。




嬴政也是若有所思地踱步其中。




說實話,論豪奢的話,西陵城對他而言算不得什麼。




就連不少秦朝以及六國貴族都能徹夜點燈、歡飲達旦,耗費的燈燭絕不比這麼一場燈會少。




只是作為始皇帝,他連東巡都是為了震懾六國餘孽,而非出去看看大秦的好山好水。




他很少能像這樣輕鬆隨意地行走於咸陽街頭,更別提什麼“與民同樂”,那根本不是他會做的事。




也只有霍善這樣的小娃娃,才會覺得能有這麼多人陪他一起玩耍就特別開懷。




旁人怎麼可能會有這般天真的想法。




他根本不關心底下這些黔首日子過得如何。




嬴政正這麼想著,就聽見前方傳來霍善的吆喝聲:“賣湯圓咯!”




他身邊那兩個年齡相仿的小娃娃也跟著喊:“賣湯圓咯!是又香又糯的芝麻湯圓喲!”




幾個小娃兒都吆喝得十分賣力,周圍的人群也紛紛聚攏過去,彷彿都被那個叫湯圓的吃食給吸引了。




其實湯圓本身沒有香味,但這麼冷的天看見那熱騰騰的鍋灶,甭管裡頭煮的是什麼都打心裡想嘗上一嘗。




嬴政定睛看去,認出年紀稍長一兩歲的是那個叫阿印的女娃娃,也是醫館的患者之一,據說她所在的時代是所有人之中最晚的;而那個年紀瞧著和霍善一般大的,乃是楚墨傳人。




秦朝建立以後便散得不能再散的墨家,在這小小的西陵城中竟有凝聚在一起的趨勢。




也不知這個大漢將會如何變化。




嬴政邁步跟上蘇軾等人,旁聽蘇軾這個蜀人給諸葛亮講起巴蜀有什麼資源可以利用。




像這燈會上用的白蠟,他們蜀中峨眉山產的就是最好的,自唐代起便有不少外來僧侶愛捎帶幾根回去。




那可是連佛都喜歡的寶貝!




諸葛亮幾人聽後都暗暗記在




心裡。




想必接下來在不同的時空中都會有人提前去薅峨眉山出產的白蠟。




終軍也跟著司馬遷他們在燈會中閒遊,只覺滿城燈火著實壯觀,必須得寫篇文章好好地向劉徹描述一番!




終軍還邀司馬遷他們一起寫,這樣才能多角度地向劉徹展示這場難得的盛會。




司馬遷等人欣然答應。




雖然霍善準備了很多湯圓,但還是抵不過眾人的購買熱情,就連太守府準備來盛湯圓的竹筒都用完了,還有人自己從家裡拿碗來盛。




最後連湯都賣完了。




這湯也確實值得買,畢竟那都是橘井水。




霍善不懂什麼謙虛,打心裡覺得自己賣的湯圓就是最好的,收起錢來那叫一個興高采烈。




等到滿街的花燈都亮了起來,他也跟夙小星她們分完了賺來的錢,興沖沖撲進踏著月色過來參加燈會的霍去病懷裡,表示今天的花銷他承包了!




霍去病就抱著霍善一路買了過去。




趁著燈會挑著擔子來擺攤的人不少,街上還真有不少新鮮事物,霍善也不管東西是貴是賤,相中了就買買買。




像他這樣滿街撒錢的人還真不少。




沒辦法,西陵城這麼多年來就沒有過這麼熱鬧的夜晚,在那燦若白晝的燈火映照下,甭管啥貨物瞧著都誘人得很。




連在山裡折來賣的梅花都有人高價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