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227 章

霍善立刻看向孔丘,積極給孔丘介紹董仲舒其人,試圖給孔丘加深印象:“自從我們那位海邊養豬的公孫丞相去世以後,這位仲舒先生就是當世治《春秋》第一人了,你們可以好好交流交流!”




孔丘:。




所以海邊養豬的公孫丞相又是怎麼回事?




你們大漢的皇帝用人這麼不拘一格的嗎?




霍善表示這對他姨公來說是基操,不用太在意這點小事。




他繼續鍥而不捨地給孔丘介紹董仲舒:“我聽人說,孔子他老人家曾說過‘文王既沒,文不在茲乎’,所以許多人誇仲舒先生的時候都說‘文王之文在孔子,孔子之文在仲舒’!”




這是蘇軾得知孔子和董仲舒即將碰面以後私底下給他提供的資料。




對於一個被科舉和制科折磨過挺久的後世讀書人,蘇軾雖遺憾自己白天還要當值,沒辦法馬上過來蹭蹭孔聖人文氣,但還是很積極地想幫助孔丘瞭解董仲舒其人。




絕對不是暗搓搓煽風點火想看他們打起來。




冷不丁又聽到霍善提及自己當年吹的牛的孔·他老人家·丘:“………”




唉,當年他吹噓“文王之文在我這兒”的時候,也沒想過後人會拿這句話去吹捧別人啊。




既然話題都已經聊到這兒了,孔丘便問道:“那如今這位仲舒先生目前在朝廷出任什麼官職?”




霍善回想了一下,董仲舒好像稱病辭職回家了,他又沒有爵位在身,所以……




霍善篤定地回答:“無官無職!”




孔丘:“……”




正與司馬遷一同走進門的董仲舒:“……”




孔丘看向那鬚髮俱已花白的小老頭兒(在他看來確實挺小),又忍不住在心裡嘆了口氣。就連被人誇成那樣的董仲舒也無官無職,看來儒家子弟在這個時代也不好混啊。




霍善見到董仲舒,覺得自己當面說人家無官無職不太好。他眨巴一下眼,糾正了自己的說法:“幾年前仲舒先生還在給膠西王當國相,是因為生了病才辭官歸家的。”




聽霍善提及自己去藩國當國相的事,董仲舒心中苦笑不已。




那些年正值劉徹嘗試貫徹推恩令的敏感階段,藩王們不敢跟已然大權在握的劉徹叫板,只能暗中拿朝廷派去“奪權”的國相撒氣,到了他們的地盤上國相怎麼個死法還不是他們說了算?




等到舉薦他去當國相的老前輩公孫弘去世以後,董仲舒就趕緊辭官回家閉門養病了。




這次要不是司馬遷遊說得太好,他又已經“養”了五六年的病,出來活動活動筋骨也沒人能說什麼。




孔丘聽了霍善的話,再一看董仲舒那表情就知道這病不是真病,是董仲舒嫌那職位不好給自己搞了個病退。




他有些不樂,覺得這位當世治《春秋》第一人才五十多歲就稱病辭職簡直是……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即便已經閒居家中五六年,董仲舒也不過才六十出頭,他這個年紀的




時候還調侃自己像個喪家之犬似的被人到處攆。




甚至還跟弟子一起被圍在陳蔡之間,為了不讓他們去楚國斷了他們足足好些天的糧,他只能靠著子路他們挖的野菜填飽肚子。弄得子路很不開心地問他:“君子亦有窮乎?”




君子怎麼就不會窮途末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