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227 章





君子不過是他悉心塑造出來的更容易效仿、更容易實現的士人模範而已。




聖人離普通人實在太遠,君子卻是可以通過克己復禮實現的,所以他不厭其煩地對弟子講述君子應當做些什麼,不厭其煩地為“君子”這個名稱賦予世間一切美好品質。




這樣即便有朝一日他孔丘身死道消,世上也還能有千千萬萬的君子為他們心中的道義奔走。




像董仲舒這種名望這麼高,結果年紀輕輕(在孔丘看來是這樣)選擇窩在家裡不出門的做法,孔丘心裡有點不喜歡。




霍善還說這是當世治《春秋》第一人!




不過看到董仲舒還特意來江夏這邊拜見太子,孔丘又把那點兒不滿意給壓了下去。




他問董仲舒在家這幾年都在做些什麼。




孔丘教書育人幾十年,問起話來自然得不得了,董仲舒一代大儒愣是沒反應過來世上能這麼跟他說話的人基本都埋地裡了,竟是老老實實地跟孔丘說起




自己閉門讀書及著書的事。




兩人就著“讀了什麼書”以及“寫了什麼書”聊了起來。




旁觀全程的司馬遷等人:?????




等會,怎麼感覺有哪裡不對?為什麼這架勢看起來倒像是師生對話,孔丘是那個老師,而董仲舒則是那個學生。




劉據也有些茫然,忍不住轉頭看向霍善,用眼神追問霍善這是怎麼一回事。




霍善便給他分了一把椒鹽南瓜子,說是這種時候就應該嗑瓜子!




劉據“哦”地應了一聲,乖乖接過霍善分給他的南瓜子。不得不說,這南瓜子炒得真香!




司馬遷:“……”




你們這樣真的好嗎?




董仲舒聽到咔擦咔擦的嗑瓜子聲終於回過味來,發現眼前的發展好像有哪裡不對。他一雙銳利的目光落到了孔丘身上,只覺此人似是有些面善,卻想不起到底在哪兒見過。




董仲舒探究般追問道:“還未請教先生姓名。”




孔丘笑呵呵地道:“丘乃無名之輩,姓名便不必提了。”




董仲舒哽住。




你說自己是無名之輩,剛才那態度可一點都不像是無名之輩會有的。不知道的人會以為你是孔夫子本人!




你這樣說襯得剛才的我像個傻子。




見霍善和劉據不約而同地把摸瓜子的手收回膝上,用烏湛湛的黑眼珠齊齊看向自己,董仲舒覺得自己必須在太子面前展露足夠令人欽服的學問。




要不然他來這一趟是為了啥?




董仲舒便打算和眼前人聊聊《論語》。




《論語》目前並沒有被列為“經”,可這書的地位也不算




太低,至少朝廷置有專門的《論語》博士。()




董仲舒作為漢儒代表人物,《論語》自然讀得滾瓜爛熟。




?本作者春溪笛曉提醒您最全的《醫漢》盡在[],域名[(()




不管是寫《天人三策》還是寫《春秋繁露》,董仲舒都曾經猛薅《論語》語錄來強調自己觀點的正確性——你們看,子曾曰過!子曾曰過!子都這麼說了,你們還有誰有異議?!




可以說把孔子捧得越高,他的觀點就能得到越多人的認可,所以董仲舒不留餘力地塑造孔子的聖人、素王、神而先知等形象。




如果只是普通的諸子百家隨便一說,許多人可能還會在心裡犯嘀咕:真的嗎?我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