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230 章





霍善當然不會拒絕,點著腦袋說道:“好!”




一行人齊齊尋孔丘去了。




負責跑腿的人在劉據跟著進門前把臘肉送了過來。




三人便一起提著臘肉叩響孔丘的房門。




孔丘正在房中就著初升的朝陽讀書,聽到叩門聲後微微一怔,放下書說了句“進來”。




蘇軾領著一大一小兩孩子進屋,向孔丘呈上了束脩,而後正正經經地行了個弟子禮。




霍善和劉據沒有執弟子禮,但也有樣學樣地呈上了束脩,他們是來當旁聽生的!




孔丘頓了頓,還是收下了他們帶來的臘肉,閒談般與他們聊起百家諸子的學說。




他講的並不是學說本身,而是縱談其中蘊含的多種多樣的思維方式。




劉據本來只是來湊熱鬧的,聽著聽著卻不由自主地坐直了身子,認真注意起蘇軾和霍善的提問以及孔丘的回答。




竟忘了自己白天還要去上石慶他們的課。




石慶等不來自己的學生,派人去一打聽,才知道劉據半路跟霍善跑了,正在聽那位“丘先生”講學。




石慶不是很高興,忍了又忍還是忍不下這口氣,準備親自找過去看看那位“丘先生”到底有啥能耐。




結果路上石慶遇上董仲舒。




董仲舒今天休沐,司馬遷這個學生正陪著他在太守府裡遛彎,做足了學生該有的姿態,爭取不給董仲舒一種“我好像被薅過來做牛做馬”的糟糕感覺。




迎面見到一臉不樂的石慶,司馬遷自然上前關懷了幾句。




這一關懷,就得知劉據拎著束脩去聆聽“丘先生”教誨的事。




董仲舒道:“我們也過去看看。”




一行人往孔丘住處走去,還未走到門邊,卻見窗外有幾隻入冬後還沒往南飛的鳥兒立在低處的樹枝上,彷彿也在凝神傾聽著什麼。




眾人腳步微頓,立在厚厚的布簾外聽起了裡面的問答來。




孔丘曾這樣評價自己: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他是個一做起自己想做的事來就廢寢忘食的人。




是以不到一旬的功夫,他便把百家諸子的學說讀了大半,也認真觀察過此地的世情世俗,為蘇軾他們答疑解惑起來便沒有囿於自己平生的所見所聞,給予的都是相當具有啟發性的回答。




石慶本來是來找太子回去上課的,此時卻不由得駐足於廊下靜靜聽了起來,絲毫不顧外面寒風凜冽吹得人臉上生疼。




司馬遷也不小心聽得入了神,直至裡頭的講學告一段落才回過味來。他轉過頭一看,只見董仲舒臉上的神色竟也有些惘然若失。




屋內的霍善並不知道外頭多了幾個兩手空空偷偷蹭課的傢伙。




聽到孔丘讓他把臘肉拿去煮了給大家一起吃,霍善立刻好奇地追問:“您以前收到的束脩也是煮了吃的嗎?”




孔丘笑道:“臘肉不吃掉,難道把它放到腐壞發臭嗎?”




一聽孔丘說吃掉束脩是慣例,霍善便興高采烈地盤算起這麼多臘肉要怎麼吃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