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笛曉 作品

第 255 章

這次診金結算,霍善照例先看獎池新增了什麼,定睛一瞅,他赫然發現獎品欄多出個【泛舟高手】。




懷揣著滿心好奇,霍善打開這個一次性技能道具的介紹。




原來這技能是由李淵貢獻的,在玄武門事變發生的時候,李淵正在湖上泛舟。等到玄武門那邊殺得差不多了,他才讓人把船靠岸,問身穿甲衣、手執兵器、滿身殺戮氣息的尉遲敬德:“今天是誰在作亂?你怎麼跑來這裡?”




據傳這是李淵覺得手心手背都是肉,聽到殺聲震天都沒有回岸邊,準備等幾個兒子殺出結果來再做打算。這不,張口就問“今天是誰在作亂”,顯然是把解釋權交給了拿著武器殺到他面前的人!




所以這個一次性技能道具的效果是這樣的:假如你有拿不定主意的事,大可以用用它去泛泛舟。等到一個時辰的泛舟時間結束,一切興許就有了結果!(注:該結果不一定是你想要的,如不能接受切記要慎用。)




霍善:?????




不愧是你,總是出些啥用沒有的技能道具。




“還是看看新商品吧。”霍善嘀咕了一聲,打開了商城,只見上頭出現的是一把琵琶。




還有提示說假如一口氣買十把的話可以獲得隨機曲譜一本!




霍善一邊暗自腹誹哪個傻子會一口氣買十把這玩意,一邊把購買數目選到最大。




很快地,他獲得了十把琵琶,以及一本《段師琵琶曲譜》。




這位段師的相關記載出自《樂府雜錄》,講的是有次大唐長安遭遇大旱,皇帝下詔讓兩市奏樂祈雨。天門街上的百姓特別好勝,奏著奏著雙方開始以樂曲比鬥。




先是東街蓋了處高高的綵樓,請來當時公認的琵琶第一人康崑崙登樓奏樂。康崑崙亦是自負盛名,並沒有推辭,上樓就彈起了自己新編曲的《綠腰》。




大家都認為西街那邊必然要輸了,結果只見一妙齡女郎抱著琵琶登上對面的高樓,笑著說:“我也彈一曲《綠腰》吧,但是會把這首曲子移入楓香調中。”




眾人聽不懂什麼是楓香調,可這種事都是“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這“女郎”抬手一下撥便有風雷之聲,聽得滿街百姓如痴如醉。




瞧瞧這弱質女流,彈起琵琶來居然比康崑崙這個西域漢子更有氣勢!




投她!




必須投她!




事實上這一曲折服的不僅是聽眾,連康崑崙這個當事人都大為歎服,當場顧不得什麼東街西街的勝負了,一話不說跑過去表示想拜對方為師。




對方聞言微微一笑,回去換了身衣服出來。




大夥這才知道原來這“女郎”居然頂著個鋥亮鋥亮的光頭。原來他乃是莊嚴寺的僧人,法號善本,俗姓為段,江湖人稱“段師”。




西街的商賈跟風築樓時被東街那邊嘲諷必輸無疑,咬咬牙下了血本去請段師出馬!




都說有錢能使鬼推磨,這是有錢能讓和尚當女裝大佬和人鬥琵琶!




霍善看得大為震撼。




不愧是大唐人,連祈雨都能這般熱鬧。




霍善麻溜抱著個大大的琵琶去找李長生。




一見到人,他張嘴就來:“師父,我想看鬥樂!”




李長生:?




霍善把琵琶拿給李長生看,還學著李淵那樣抱著它瞎彈了一段。




他記性好,又愛了解新鮮事物,李淵彈的時候他看得目不轉睛,所以他只是看李淵彈了一遍,自己便能學個七七八八。




就他這本領,哪怕不學醫也絕對是天賦異稟。




在漢代琵琶還不算太流行,據傳是遊牧民族比較愛抱著它在馬上彈,而且樣式也和後世不太一樣,還是到魏晉南北朝時期才漸漸發展成後世熟知的模樣。




比起需要很好的臂力才能扛起來的琴瑟,琵琶的重量還是比較友好的,抱著到處彈給人聽都沒有問題。




李長生聽了霍善的彈奏,又聽他仔細講了康崑崙與段善本鬥琵琶之事,笑了笑,無奈地說道:“我們這裡都還沒有會彈琵琶的人,如何比得起來?”




霍善道:“人家也不僅是比琵琶的,也比別的樂器。”




李長生道:“既然你有興趣,那便給江夏樂師弄個月旦評。說不準等你把這月旦評辦起來了,連周圍各郡的樂師都要來湊熱鬧。”




至於月旦評本來是做什麼的,那根本不重要。




反正都已經被霍善編排進戲文裡去了,挪過來搞鬥樂大會也問題不大。




霍善聽後兩眼一亮,正準備樂滋滋地去找霍光問能不能安排此事,又想起自己剛得了枚新印璽。於是他又倒了回來,一手抱著琵琶,一手摸出李世民塞給他的新印璽,邊跟李長生說明情況邊強調不是他索要的。




是李世民非要給他的哦!